你這說的完全不對﹐1962根本就是印度逼中國出手﹐
那時中國正在大躍進的錯誤中療傷﹐
跟美俄關系都不好﹐國內也不穩定﹐
所以1962贏是贏了﹐但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的好處﹐
那時前線官兵怎麼想的﹐當然是佔領新德裡﹐順便把印度給殖民了﹐
當兵打戰不就是為了封妻蔭子的這一天﹖中共的軍隊那時還是虎狼之師﹐
比起韓戰的略差﹐但看紀錄片就知道也非常猛了﹐就憑印度那兩三下完全不夠看﹐
但中國軍事技術的落後是無法靠人力彌補的﹐韓戰是因為蘇聯支持﹐
顯然中共高層都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這場戰役在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結局
中國這麼做僅僅是讓印度人清醒一點﹐三流國家就好好呆著﹐別沒事挑事
當然﹐我覺得印度經常以英國未亡人自居這點讓人非常奇怪﹐
英國都老老實實呆家裡了﹐偏偏印度要繼承英國的衣砵﹐
所以我想將來肢解印度大概也是無法避免。
當然﹐中國也不希望周邊出現太多的穆斯林國家﹐
肯定會給印度留口氣當中國的狗﹐
至於南亞的國家﹐友不友好又有什麼關系﹐
當然﹐能團結還是團結﹐能親近還是親近。
※ 引述《Scion (噓噓~~噓噓哥)》之銘言:
: ※ 引述《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之銘言:
: : 原有駐軍,印度僅陸軍在中印邊境東段和錫金段部署的兵力高達18萬。
: : 不過,報導說,印度也並非處處領先。印陸空軍雖然在東段和錫金段的前沿兵力
: : 部署規模較強,但是中方在戰時兵力和武器運輸的速度和規模上,相比印度卻佔
: : 據絕對優勢。
: : 印度在東段和錫金段雖建有多座機場,但是飛機運輸規模有限,僅能滿足應急性
: : 的短時突擊運輸,一旦戰鬥打響甚至陷入長期化。這種情況下,印軍必須靠公路
: : 、鐵路等運力更大的地面運輸方式,才能有效保持前沿的兵力與火力優勢。
: : 但是,印度在東段和錫金段的陸上交通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印度在這兩個方向的
: : 鐵路建設更是幾乎為零。報導說,只要把印度這些脆弱的「動脈」掐斷,前線印
: : 軍就會很快陷入「缺槍少炮,糧彈匱乏」的窘境。
: 陸上交通對印度來說不是重點啊
: 印度往這塊地區的運輸手段一直都是靠Brahmaputra河運
: 這就是為什麼印度能實質控制這塊地區而中國控制不了
: 人家可以源源不絕的運補,中國辦不到
: 就算現在修鐵路也只是稍微趕上一點而已
: 而且最關鍵的拉薩-林芝段都還沒完工,就在吹噓鐵路優勢,笑死
: 這塊地區一直都是印度實質控制,就算中國當年"打贏"中印戰爭,還是一吋地都沒拿回來
: 真以為人家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