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ickens0818 (Dickens)》之銘言:
: 同盟國陣營這麼多國家
: 軸心國才德國一個強者
: 怎麼看贏面都不高阿
: 而且距離這麼遠
: 就像未來要打你也要先打贏俄國
: 保持中立慢慢吞掉中國
: 讓德義自己去跟同盟國對抗不就好了嗎
: 就算同盟國戰敗你再加入不都還來得及
: 為什麼日本當時要傻傻加入沒任何好處的軸心國
: 結果最後落到被美蘇圍毆的下場要怪誰
: 有沒有BG
德國打蘇聯 => 日本:不關我的事,勿擾,連中國都還沒打贏
日本打美國 => 德國:兩肋插刀、隔天主動對美宣戰
不要弄錯了,是德國加入日本,不是日本加入德國
軸心國之間的關係,主要以反共、反蘇聯為核心意識形態,
但是日本卻在德蘇開戰的時候選擇與蘇聯維持互不侵犯,完全不甩希特勒
枉費希特勒還答應日本不要繼續支持老蔣、撤回顧問團和終止軍火貿易
事實上,大家嘲笑的義大利在二戰期間有搞出一件偉業:
用高空飛機橫跨歐亞大陸,從東歐直飛內蒙古,和日本進行交流與合作
德國和義大利希望靠飛行員來運送軍火的藍圖以及戰略計畫書,和日本合作夾擊蘇聯
結果?日本怕蘇聯誤會,把義大利飛行員和隨同的軍官遣返......
至於日本為什麼要急著對國民政府發動大規模的攻擊,你可以查一下誰是犬養毅......
連首相都被刺殺,兇手還沒事,政府官員誰敢要求軍方停手啊
對英美發動攻擊的主因,也是因為沒辦法迅速解決老蔣,再加上意圖壟斷東亞利益,
資金匱乏又被ABCD包圍網禁運,還不願意接受美國的調停(赫爾備忘錄)
日本軍方當時就為了軍官自己的戰功一直亂打,走向滅亡也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