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上報
2.完整新聞標題:台美走向軍事同盟 海軍陸戰隊赴夏威夷與美軍協同訓練
3.完整新聞內文:
2017年07月21日 21:00:00
5月25日當國軍「漢光33號」演習在澎湖實施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海軍陸戰隊扮演
「紅軍」假想敵發動攻勢,讓蔡英文總統稱讚有嘉。國安人士指出,在這次海軍陸戰隊登
陸的部隊中,有一個排的兵力,在演習結束後並未休息,立刻搭機前往美國夏威夷,與美
軍太平洋司令部所屬的海軍陸戰隊,混合編隊進行為期2周的連級戰鬥作戰訓練。
這是台美自1978年斷交,39年後,國軍首次以一個完整排級編制與武器裝備的地面部隊,
踏上美國本土與美軍進行協同作戰訓練。
混合編隊〉先熟悉溝通與作戰模式
據了解,台美海軍陸戰隊混合編隊進行2周的連級作戰訓練結束後,海軍陸戰隊指揮官陳
子鳳中將,特別邀請了受訓官兵的家屬,一起前往夏威夷訓練場所,參加台美首次協同作
戰訓練的結訓典禮。
據指出,國軍各軍種在美訓練的模式,無論是空軍路克基地(Luke Air Force Base),
或是陸軍派特戰人員參加美方突擊兵課程或移地訓練,並未直接與美軍部隊混合編組來訓
練。這次海軍陸戰隊以一個排的編制,加入美海軍陸戰隊連級單位,進行連級戰鬥攻擊訓
練,也開啟了台美軍事交流,逐漸從學員生換訓、參訪、觀摩,逐漸擴大到完整小部隊層
級的實質協同作戰交流。
據透露,這次海軍陸戰隊是以一個排的編制,加入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所屬海軍陸戰隊連隊
,該連隊特別抽調走一個排,編入我海軍陸戰隊的排,在這為期2周的連級戰鬥攻擊訓練
中,因雙方已中斷39年部隊協同作戰訓練的交流,這次以台美雙方熟悉彼此如何協同作戰
上的溝通,以及我方接受美方最新戰鬥課程為主。
但考量必須與美軍部隊人員直接溝通協調,這次選擇具有美語能力的軍士官參與,另外也
派出多位的翻譯軍官與部隊一起行動,來協助整個部隊不會因語言溝通不良,讓訓練打折
扣。
人器分離〉隊員與武器各搭客貨機
據指出,這次也是在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協助下,前往夏威夷採人員搭客機,個人裝備與
槍支等武器裝備,完全由美軍出面作保,由民用貨機載往夏威夷後,再由我方人員領取裝
備使用,返台也採用同樣的模式。
海軍陸戰隊前往夏威夷與美軍進行協同訓練是有跡可循的。
2015年5月,海軍陸戰隊99旅長劉豫屏少將,參加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夏威夷主辦的首屆
太平洋司令部兩棲領導人研討會(PALS)時,美軍太平洋總部已正式邀請海軍陸戰隊,參
加在夏威夷舉行的美軍進行協同戰鬥與兩棲登陸訓練。
當時就獲得政府與國防部的同意,並認為以最基層部隊前往美國進行協同訓練,除了讓基
層軍官打開國際視野,也可透過實兵演練的國際軍事交流,瞭解我方陸戰隊的不足之處,
有助於整體作戰能力的提升。
角色關鍵〉能力不可停留在35年前
日本英文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在2015年底一篇由美國退役海軍上校紐山(
Grant Newsham)與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太平洋論壇的高級助理葛山涅克(Kerry
Gershaneck)所撰寫的〈拯救台灣海軍陸戰隊〉(Saving Taiwan's Marine Corps)中,
憂心台灣海軍陸戰隊的作戰能力停留在35年前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政府高層未能認知海軍
陸戰隊在國防上的必要性,及其能讓台灣變成銅牆鐵壁的關鍵角色。
文中,建議政府高層必須有遠見,且給予相對適度的投資重建這個戰略上的關鍵力量,使
其成為弱者對強者防禦計畫中的決定性國家資產。這也是台美軍方對於未來軍事交流必須
從小部隊層級混合編組訓練所有的共識。
據指出,透過這次美台海軍陸戰隊混合編組訓練,也驗證我國陸戰隊基本戰術與作戰觀念
,是否還停留在35年前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實力,也透過未來持續與美軍實施的實兵混合編
組訓練中,瞭解自身不足之處,全面提升海軍陸戰隊作戰能量。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