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in2002 (lunca)
2017-07-23 09:06:30※ 引述《surnameada (傳奇般的低能)》之銘言:
: 的確
: 高房價是經濟發展的一環
: 但當房價高到影響整個經濟發展
: 就非常不正常了
: 九年前我從個公務人員手上買到了間公寓
: 買180萬左右
: 卻在短短的四年內漲了一倍
: 這種完全不是正常的經濟發展
: 我在舉個例子
: 當年我的客人買房子猶豫了半年
: 卻造就本來700萬可以買到三房兩廳
: 半年後卻變成兩房兩廳
: 這種你說不是炒作叫經濟發展?
: 過高的房價影響到最直接就傢俱業
: 很多年輕人買了房子卻沒錢裝潢
: 造成傢俱業低價競爭毛利減少
: 員工待遇跟著減少
: 負擔龐大房貸
: 導致可以用的錢變少了
: 越來越多人捨不得花錢
: 造成娛樂事業低迷
: 繼續砍員工
: 租金跟著變高
: 人民最基本的吃飯也不停的在漲價
: 我真心覺得吃飯應該要便宜又安全才對
: 人民如果對吃要斤斤計較
: 那誰做的好工作啊?
: 現在月薪沒有三萬的人我都不知道要怎麼過活
: 就該死的薪水怎麼樣都不會漲
: 我認真覺得依造台灣的物價條件
: 真的最低薪資需要三萬
: 而不是老闆開三萬
: 就一副皇恩浩蕩的樣子
: 我日子過的還可以
: 有車有房有存款
: 但我真的覺得
: 政府應該要讓每一個層次的人都可以過個
: 還算有品質的生活
: 可以買台便宜的車子
: 有個還可以的二手小窩
: 可以生個孩子
: 過過還過得去的生活
: 很多人只是不喜歡唸書
: 或念不好書
: 或許胸無大志
: 只想過安穩的人生
: 但這樣真的不是他們過著被壓榨生活的理由
高房價的確是經濟發展的其中一個現象
但不代表只要房價高經濟就好
想像一下你今天突然中了20億樂透
那你要拿來幹什麼呢 ?
除去吃飯喝茶買跑車等生活享受外
即使留一部份定存也一定還有剩餘
債券、基金、股票、不動產、古董等等
就都是眼前可以投資的標的
台灣的癥結在於
因為過去幾年
檯面上的投資標的沒一個能打
只有不動產一支獨秀
導致熱錢幾乎都壓在房價上了
造就了不動產榮景
對整體經濟來說
不動產是相對沒有產值的東西
理論上
當你拿錢去投資股票時
上市公司獲得資本
再拿去投資設備、人力等
擴充產能增加收益
達到正向循環的效果
就算你只是去買便當至少都還能
促進稻米、雞肉、白菜的產出與交易
但像房市那樣
房子蓋好賣給第一任屋主時
房地產商獲得資金、銀行獲得債權
接下來的第二任~第N任
只是銀行債權不斷地被放大而已
銀行的錢被借出卻沒有補回
當放大的速度大於經濟成長的步調時
泡沫就會爆掉
歐洲國家控制房價主要是
引導錢流往其他投資標的
避免壓寶在單一項目
泡沫化在資本市場不是罕見的事
健全的市場是多頭成長
有10幾個輪胎在跑
爆掉1、2個還不會翻車
如果台灣能找到下一個
取代不動產的投資項目
其實高房價就不是問題了
下一個爆炸的有可能會是比特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