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ugga (ン・ダグバ・ゼバ)》之銘言: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w9iyq59zo
: 這個聯結裡面的唸法
: 基本上跟客家話的海陸腔相似度有七成以上
: 除了幾個字的唸法不一樣 音調的揚抑 唸法根本就幾乎一樣
: 跟粵語和福佬話的相似度也相當高
: 也就是說 如果要穿越到唐宋時期
: 講現在的國語應該沒人聽得懂
: 但講客家話基本上可能還是能溝通的?
首先要有一個概念
語音是不斷變化的
在漢語的各種語言之中
都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古代官話以及當地居民的語音層次
但保留的層次其實很複雜
粗分可以分作上古中古近代與現代音
你講的唐宋是屬於中古時代
如牙、逆等字
在客語中聲母還念ng
這是就是保存宋代讀音的表現
但是客語同時也保留著上古時代(先秦)的語音
譬如斧、肥、浮、飛等字
在客語中聲母讀作ㄆ或ㄅ
就是代表
當然,也有中古以後的變化
如中古有些唸為ㄉ的字
在客語中已和ㄗ類合併了
如此
客語中包含了上古、中古與現代音
請問怎麼可能會跟唐宋時代的語音相同呢?
就邏輯上而言
從唐宋到現代已經有一千年的歷史
現代方言不可能可與古代人溝通
語音上不同
語詞用語上也會有差距
所以看穿越劇
主角落地就能跟千年前古代鄉民哈拉的
絕對是編劇狀況外
如果主角熟悉文言文
至少筆談還行
這麼多穿越題材的作品
大概我也只有看過項少龍
有跟秦國農婦邊為愛鼓掌
邊學習當地語言
這邊要叉出去講一下
老外拍電影或影集
都會很認真找個語言學家考證一下
甚至創造克林貢語、精靈語、多斯拉克語
(好啦,魔戒小說作者原本就是語言學家,精靈語沒另外找人創)
中港台都不管不顧的
看起來很出戲
那你為啥還聽起來感覺很類似?
其實這也是有道理的
在黃巢打爆唐代後
關中的居民開始了跑路的人生
有一票的居民逃難到閩越贛交界處
與當地的畬族人通婚混居後
語音也開始產生變化
而後出現了客家話與客家人
換言之
就民族遷徙史來看
客家人的源頭本就可以上推到唐代關中人
(另外一提,我前文推文寫的司豫流人,是更早的遷移,在永嘉之亂,前文我記錯了)
所以你感受唐代的擬音
與現代的客語聽起來很類似
其實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