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eaturn (廿年後回頭看台灣)》之銘言:
: ※ 引述《moslaa (萬變蛾)》之銘言:
: : 次
: : 正解
: : 我再補充一個實例
: : 菲律賓的國父 記得叫黎薩
: : 在革命開始前就死了
: : 按照很多吱吱批孫文的標準
: : 黎薩更沒資格當國父
: : 不過實際上 這個根本沒參加過革命的人
: : 就是成為菲律賓國父了
: http://i.imgur.com/VwivgQa.jpg
: 對不起,孫文被尊為國父是國民黨中常會決定的
: 另外附一則新聞
: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087288
: 當然也許你可以說自由不可信啦~~
其實辛亥革命根本就不能算是成功阿
武漢三鎮被袁世凱打下兩鎮
要不是袁世凱自己也有所顧忌
怕整個把革命軍撲滅,又會像之前醇親王想殺他一樣受人忌憚
所以袁世凱挾清廷以制革命軍;挾革命軍以制清廷,大玩兩面手法
原本革命軍根本不把清軍放在眼裡,完全不想和袁世凱談任何條件
直到袁世凱一下子打下漢口跟漢陽之後,把革命軍打得嫑嫑的
戰局僵持不下,眼看內戰有長期化的趨勢,再加上俄國跟日本都準備對中國用兵
所以革命軍裡面就出現一種主張:誰能統一中國,誰就當總統
原本只是小眾主張,但是南方革命軍財政日益窘迫
孫文以前跟日本借錢都借得到,這次借不到了
再加上汪兆銘的遊說,最後孫文只好答應在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
但是孫文不相信袁世凱
他覺得袁世凱是個老官僚,不可能願意接受共和體制
所以他布置了層層關卡,想要限制袁世凱的權力
就是
1.南下就職
2.定都南京
3.遵守《臨時約法》
尤其是第三個條件
臨時約法是內閣制,所以臨時大總統是沒有實權的,實權是在國務總理手上
而國務總理的產生就要回到議會,也就是當時最大黨的國民黨上面
袁世凱當然很清楚這些條件背後的用意
雖然不喜歡但他還是接受了,只不過日後一個都沒做到而已
袁世凱和革命軍談好條件之後
就先連絡數十位將領,聯名通電北京罷戰
再要求各國外交公使(清廷派出去的外交官)聯名要求溥儀退位
清帝國就此結束
所以辛亥革命的用處其實也就只有把袁世凱請出來而已
清帝國是亡在袁世凱手裡的
之後的民國政局也都是掌握在袁世凱手裡
國民黨在二次革命失敗以後
還被袁世凱以國民黨倡亂為由,宣布國民黨為非法政黨
袁世凱死後,中國也沒有一個能人可以統一中國
就進入軍閥割據
孫文到死都還念念不忘革命尚未成功
怎麼能說辛亥革命算是成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