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
http://tinyurl.com/ybyfl5ll
日本皇室的未來:女性宮家與天皇退位
風傳媒 六都春秋 林伯駿
2017年7月30日 上午11:01
近幾個月來,有兩件與日本皇室重大的消息:首先是明仁天皇(註一)在2016年8月8日
透過全國錄影播放形式,表達「生前退位」的意願,之後內閣便組成「關於減輕天皇公
務負擔等之專家會議」,於2017年5月19日提出法律草案,並移交參眾兩院審理,眾議院
在6月2日、參議院則在6月9日通過《關於天皇退位等相關皇室典範特例法案》。其次,
則是2017年5月16日,確定了明仁天皇的長孫女真子內親王,將與就讀國際基督教大學期
間的非皇室同學於2018年結婚的消息。
這兩項消息一出,再度牽動了過往曾經擱置的、關於日本皇室未來發展的議題。特別是
日本皇室在受到少子化影響人丁單薄的情況下,關於「女性宮家」與「女性天皇」的議
案再度被提出討論。
日本明仁天皇的長孫女真子公主與未婚夫小室圭(AP)
日本皇室的現況
日本皇室在1947年10月《日本國憲法》正式頒行時,除了直屬於昭和天皇與大正天皇的
皇族以外,有11個旁系宮家共51名皇族半強制地進行「皇族離脫」,也就是喪失皇室成
員資格。自此,日本皇室的成員一直維持在20人以下的數量。
在2016年底三笠宮崇仁親王(昭和天皇的弟弟、明仁天皇的叔父)往生後,目前包括明
仁天皇在內,日本皇室共有19名成員,其中的14名女性皇室成員中有7名未婚。尚未結婚
的唯一男性皇室成員,只有皇位繼承第三順位尚未成年的悠仁親王。
根據《皇室典範》第12條規定:「皇族女子與天皇及皇族以外的人結成婚姻關係,則脫
離皇族身份。」因此在可見的將來,日本皇室成員將會大幅減少,這對有大量公務須出
席與執行的皇室成員而言,將造成更大的負擔,也因此再度揚起了關於「女性宮家」的
討論。
什麼是「宮家」
「宮家」指的是賦予宮號的皇族家庭,由親王(男性皇族)、內親王(女性皇族)與宮
家當主的親王妃所組成,其中由天皇直系卑親屬組成的公家被稱為「直宮家」。「女性
宮家」指的就是以女性為當主的宮家,目前明仁天皇弟弟的常陸宮與高圓宮都因為親王
過世,所以由親王妃擔任當主。
只不過目前《皇室典範》規定,皇室女性之子女不具有繼承宮家的權利,加上皇族女子
在結婚後又得「皇室離脫」,換言之,未來將會只剩下明仁天皇二子的秋篠宮一個宮家
。一旦德仁皇太子即位為天皇且駕崩之後,秋篠宮文仁親王就會成為下一任天皇,這樣
其子悠仁親王將成為皇太子,而沒有組成宮家的權力。
日本皇室成員,左起:真子公主、秋篠宮文仁親王、悠仁親王、秋篠宮妃紀子、佳子公主
(AP)
這樣看起來,宮家似乎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皇帝子嗣所設立的「○○王府」一樣,有什麼
重要性呢?事實上,宮家內的成年成員就代表可以參與祭祀與公共事務的成年皇族人數
,這些成員共同分擔由天皇所進行的任何憲法規定外的「國事行為」之事務。扣除掉必
須由天皇親自主祭的宮中祭祀外,所有的皇族必須共同分擔國內外出訪、表彰儀式、禮
賓、出席典禮會議、巡訪災民等各種公共事務(註二)。
此外,皇族也經常擔任日本全國性協會的總裁或名譽職。像是秋篠宮文仁親王就基於其
專業,身兼山階鳥類研究所及日本水族館動物協會的總裁,傳出婚訊的真子內親王則是
日本工藝會的總裁等。
有關「女性宮家」的討論
有鑑於此,關於是否應該允許「女性宮家」創立的討論在日本社會是個隨著皇室相關新
聞而不時會被提起的話題。
早在2005年11月的小泉純一郎內閣時期,首相的個人諮詢機構「皇室典範專家會議」就
曾提出,有必要將皇位繼承人的資格擴大到女性及女系皇族以維持皇位繼承的穩定。在
保守團體的反對下,內閣支持率極高的小泉內閣仍在2006年1月召開的例行國會上提交審
議根據專家會議報告起草的《皇室典範》修正法案。不過由於同年2月上旬傳出秋篠宮紀
子妃殿下有懷孕,且在同年9月產下悠仁親王,此討論就被擱置下來了。
在民主黨的野田佳彥內閣時期,也曾於2012年10月提出,在不涉及皇位繼承權的情況下
,討論針對愛子內親王、真子內親王及佳子內親王「一代限定的女性宮家」之可行性。
不過後來接任首相的安倍晉三則完全沒有觸及此議題。
保守派反對的理由,大多認為若允許女性皇族成立宮家的話,則有違日本天皇制「萬世
一系」的傳統,將可能導致女性繼承皇位甚至「女系天皇」的產生。事實上,日本歷史
上曾出現八位十代的女性天皇(註三),她們以皇女、皇后、皇太子妃等不同身份,在
政治混亂時期、前任者在短時間內相繼駕崩或是男性子嗣過於年幼的情形下繼位的。這
些女性天皇不是終生未娶,就是在生前又傳位給前任天皇的直系或旁系男性繼承人。到
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僅女方尊親屬擁有皇室直系或旁系血統的「女系天皇」過。
德仁親王(左)與父親明仁天皇(右)。(美聯社)
不論是僅限一代的女性宮家、允許女性宮家的持續存續,甚或是允許女系天皇的產生,
在民意上支持度則相當高。根據《共同社》在2017年5月所做的調查,有高達86%的人支
持女性繼承皇位、59%的人同時支持女性天皇與女系天皇,另外有62%的人則支持與平
民結婚後的女性皇族仍可建立宮家。反觀安倍首相所提出來的,允許1947年被剝奪皇室
資格的人之後代恢復皇籍來解決皇室人丁不足問題的的方法,則僅有22%的人贊成。
天皇退位
不過有關女性宮家的議題,並未納入「關於減輕天皇公務負擔等之專家會議」的討論中
,也因此在《關於天皇退位等相關皇室典範特例法案》當中,也僅討論有關明仁天皇退
位的相關內容。
該法第一條的立法旨趣中就提到,基於明仁天皇之高齡且天皇自覺遂行其職務之困難,
加上皇太子長期也多次代理天皇的國事行為,因此特別訂定有別於《皇室典範》第4條
(註四)的規定,以體察明仁天皇之心意,實現天皇退位與皇嗣繼位等相關事項。換言
之,這是僅限一代的特別立法。
退位的天皇將稱「上皇」、皇后稱「上皇后」,兩者的敬稱仍為「陛下」。上皇在登記
、葬禮與陵墓的規定比照天皇辦理,其餘事項則比照皇族辦理;上皇后的所有事項則比
照皇太后辦理。在新天皇即位後,第一順位繼承人不稱皇太子而改稱「皇嗣」,相關事
項比照皇太子辦理,且可獲得親王三倍的皇族費用(相當於攝政的經濟待遇)。此外,
新天皇自前任天皇所繼承的所有物品,將不課徵贈與稅。
該法在6月16日正式公布之後,目前的規劃是於2018年12月舉行相關退位的典禮(屆時將
會是平成30年),讓新天皇於2019年元旦即位同時更改年號。屆時退位的上皇與上皇后
可以自由選擇其住所,並享有比照皇族的維安與經濟待遇。
雖然說明仁天皇退位與其年事已高、體力不堪負荷各種活動有關,且在立法上也特別立
法的方式來處理,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此例外將開先例」。由於在日本憲法中規定天皇
僅可行國事行為,因此涉及《皇室典範》修改的國政議題天皇是無權插手的,故僅能用
「表達自己心情」的方式,婉轉地向日本國民闡述其想退位的心願與考量。這也引發了
是否未來的天皇也可以用「表達自己心情」的方式來影響其他國政議題的討論。
日本天皇年號更迭、德仁親王、昭和天皇、明仁天皇、生前退位
從歷史來看,日本天皇生前退位乃司空見慣的事情。平安時代(794~1192年)為防堵外
戚干政,發展出退位上皇作為現任天皇的父親或祖父,成為實質操控朝廷的「院政」制
度,產生了「治理天皇的君主」的「治天之君」概念。這種將天皇架空的制度,導致日
後天皇家衰弱,武士勢力抬頭,天皇家被束之高閣,僅擁有象徵性地位,乃至到了明治
天皇仍儘量保持天皇「統而不決」的原則。在此背景下訂定的《皇室典範》,之所以否
決生前退位的可能性,就是要維持現任天皇的神聖性和最高統帥權,防止「治天之君」
再次出現,同時也杜絕現任天皇被擁權的臣下強迫退位的危險性。此例一開,自然令人
聯想到此可能性的再現。
穩定的皇室
不論是女性宮家或是天皇退位的相關討論,除主要環繞的議題都是日本皇室制度的存續
,因為對政權經常更迭的近代日本而言,號稱「萬世一系」天皇家的持續存在,除了有
其象徵性意義之外,也具備有將日本國民團結起來的意味。除此之外,天皇主祭的20餘
個宮中祭祀以及在日本各地與天皇家相關的神社、祭典更是不計其數,因此雖然昭和天
皇在戰後發表了《凡人宣言》,其在神道教仍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日本皇室在明仁天皇任內透過反省過去的軍國主義行為,甚至婉轉間接地揶揄右派保守
勢力的主張,重拾了日本民眾對其的支持。更弔詭的是,向來對天皇制很有意見的左派
,這次卻反而支持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並大力推動設立女性宮家的討論。
同樣受到高齡化與少子化影響的日本皇室未來會如何發展,而這又會與現實的政治有什
麼樣的角力關係,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
註一:一般台灣人習慣的「年號 + 天皇」稱呼方式,其實是用來稱呼已駕崩的天皇,
而且是基於明治時代以來「一世一元」的規定,才有的稱呼模式。一般日本人對當今天
皇的稱呼多為「今上天皇」或是「天皇陛下」。
註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宮內廳網站。以2016年為例,高齡80幾歲的天皇與皇后兩
人一年僅有71天沒有正式的公開活動,其形成遍及日本13個都道府縣還包括一次的訪問
菲律賓。
註三:包括33代的推古天皇、35代的皇極天皇、37代的齊明天皇、41代的持統天皇、43
代的元名天皇、44代的元正天皇、46代的孝謙天皇、48代的稱德天皇、109代的明正天皇
以及117代的後櫻町天皇。其中皇極天皇、齊明天皇以及孝謙天皇、稱德天皇為同一人「
重祚」,故為「八位十代」。
註四: 《皇室典範》第4條:「天皇駕崩時,皇嗣立即即位。」
...結論...日本王室自己把事情搞得比歐洲王室還要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