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西方人談儒家行為,
發現儒者都是一群擅長虛偽作表面的傢伙。
連孔孟也不例外。
這事情是這麼來的:
論語中孺悲與孔子的故事,
西方人覺得意味深長,
而儒生們卻一點兒也不理解。
下面一段選自萊格的譯文:
孺悲想拜見孔子,孔子託辭有病,
謝絕見他。
但傳話人一出房門,孔子便取下瑟,
邊彈邊唱,故意讓孺悲聽見。
孔子不想接見孺悲這樣的人,
便以中國的方式來解決。
孔子的做法後來為孟子所仿效。
孟子曾在某國作為客人被邀請上朝,
但他希望國王能給他以第一次召見的榮譽,因此託病不出。
第二天,為表明這只是個藉口,
便在別處覲見國王。
陪伴孟子的官員,
夜裡與孟子就孔子的上述行為,
進行了一次長談。
但討論只局限在禮節慣例方面,
沒有涉及到為方便而撒謊的道德問題,
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有人思考過這一問題,現代的孔門弟子在給學生解釋這一段時,
也沒有超出上面的討論。
其實儒家的聖人都很虛偽嗎?
4不4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