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oaliy (花兒一朵朵)》之銘言:
: ※ 引述《xxyxx (123)》之銘言:
: : 看張圖好了。
: :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images/c33_img3.png
: : OK,民國98年之後備用容量率開始下滑,那為什麼下滑呢?
: :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new_info/images/c31/c31_10605.png
: : 喔,原來是因為淨尖峰能力下滑導致。
: : 從民國99年之後台灣的發電能力開始走下坡。
: : 那民國99年的時候台電在想什麼?
: 你第一張就看錯,你到底在想啥。
: 明明就是86~88年最危險...
: 你是抄哪個文稿打的..
我講的是民國98年之後備用容量率開始下滑,及其下滑原因。
你要探討86~88年請自便,不用在我的文後回。
而且如果看這張圖最低點也不是86~88,
是82年的4.2%。
連圖都看錯,你到底在想啥。
: : http://www.taipower.com.tw/TaipowerWeb/upload/files/26/Power_development_plan_01.pdf
: : 縮網址:https://goo.gl/Edwkeh
: : 這是民國99年時台電的長期電源發展計畫。
: : 根據這個表,雖然民國99年會作大潭火力發電廠增加出力,
: : 但之後直到民國104年林口新一號機上線為止不會增加新火力機組,
: : 但即使如此火力發電部分仍然是負成長,要到民國105年林口新二號、
: : 大林新一號機,與通霄新一號機上線火力發電能力才有增加。
: : 那中間這幾年發電能力下降怎麼辦?
: 要問DPP巴~
民國99年問DPP?
可是我聽說馬英九總統任期民國97年到105年耶。
: 20幾趴備用容量非常夠阿,降一些又如何~
: 反而102年以後狂降,不知道是誰在野時一直亂鬧喔~
: 不曉得是哪個白爛黨,說啥被載容量10%以下非常多...
: 搞到現在台灣沒事就一直跳電,節電亂亂來
民國101年之後備用容量率降為15%。
然後自從103年之後就失守這個值。
你講的這個,能解釋什麼?
: : 喔,原來他們計畫民國100年核四廠一號機蓋好商轉,
: : 101年核四廠二號機蓋好商轉,用核電去補這個洞。
: : 不過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東西到現在還蓋不好,
: : 所以這個洞自然也沒人去補。
: : 這是導致現在缺電的重要原因,
: : 因為當時計畫核四可以在100年開始陸續運轉,
: : 所以最右邊數過來第二欄可以看到淨尖峰能力逐年上升,
: : 但現在核四廠蓋不出來,這個淨尖峰能力當然升不上去,
: : 台電也沒有啥大動作去增加火力機組,就繼續把核四完工年份後推,
: : 繼續祈禱核四蓋的出來。
: : 這也就是為什麼蔡政府上任之後今年要拼著在大潭塞一套緊急發電機組的原因,
: : 情況已經不樂觀了不塞這一套緊急機組根本玩不下去。
: : 而這個不樂觀又因為既有核能機組老出意外進一步惡化成很悲觀。
: : 同樣這張表可以看到台電原本計畫要在107年開始陸續延長既有核電廠的使用執照,
: : 將這幾個反應爐從四十歲操到六十歲。
: : 但很不幸的,這幾個反應爐實在是..........
: : 核一廠一號機103年12月10日停機大修期間,燃料棒吊都吊不起來掛掉停機至今,
: : 核一廠二號機今年6月2日北部豪雨,核一廠內電塔倒塌二號機停機至今,
: : 核二廠二號機去年5月發生台灣核電廠史上,首次大修後併聯發電即跳機事件,
: : 核二廠二號機105年5月16日大修後啟動時發電機跳機掛到今年,
: : 今年7月13日又出問題,繼續停機。
: 簡單啊,完全是政治問題~
: 政治迫害百姓...明明就可以起來~
: 卻又不給啟動...
當時提案說要啟動前要先去立法院報告的提案立委,聽說是蔣乃辛。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00296
蔣乃辛,時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而且現實是台電自己也沒提出啟動申請。
: : 核三廠二號機前幾天晚上冷卻水泵跳機掛掉幸好沒出大事順利再啟動。
: : 目前停機的這三個反應爐合計發電能力225.7萬瓩,
: : 目前所有核電廠加起來發電能力也不過514.4萬瓩,
: : 也就是說大約有44%的核電廠無法發電。
: 核一已經要除役了...不用算進來了...
一號機明年才會除役。
二號機更是後年除役。
連這個都會搞錯,唉。
: 所以換句話說是25%無法發電
前提錯了,這個數字自然也錯了。
而且............25%掛掉不能發電會比較不慘?
: 而且核二二號機可以啟動喔...
: 你真以為你拿到資料就看得懂~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7170045-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