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dao (心裡有數)
2017-08-05 01:31:20所謂的有教化可能,白話就是「還有救」,但人類真的有能力去判斷一個重大惡性的犯罪
者還有沒有救嗎?這根本是神的領域了吧?
如果不得已還是要做出判斷,而矯正機關又被預設及期待有能力對於「還有救」的人進行
改造工作,那為何「有無教化可能」這事不是由矯正機關來進行鑑定?
交給民間大學心理系進行鑑定,萬一鑑定結果不對,大學也沒有責任,那為啥不由必須為
矯正成果負責的矯正機關來鑑定呢?
事實上,監獄的假釋委員會就是一個負責審查受刑人是否已改悔至足以暫時釋放的組織,
因為成員多元,除了矯正人員還有社會專家學者,所以不只有心理學的觀點。
其實,如果對於犯罪者「有無教化可能」的判斷,是以他有無回歸社會的可能性作為基礎
,那麼鑑定過程本來就不該只有心理學者參與了。
不管最後由誰鑑定,「有無教化可能」的判斷都不應該只有心理學一種觀點,這太奇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