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推 Ahao: 推 08/02 02:55
: → jimhall: 自己做好,別人哪有機會搞分裂 08/02 02:55
: 推 reaturn: 抱歉C大,我覺的跟本是台灣政府偏坦資方問題很久積怨已深 08/02 02:59
:
: 今天太晚了, 關於這個部份, 其實我也有些想法.
: 只是我可能明天或之後才能寫一篇文章去談.
:
: ※ 編輯: chenglap (42.2.91.10), 08/02/2017 03:03:29
: 推 glory5566: 不只是政府偏坦而是整個社會的風氣 08/02 03:02
終於在工餘時找到時間, 寫這個話題, 我答應過的.
這是我一個外國人, 在臺灣這地方從商和接觸得來的體驗.
其實 glory5566 說的基本上就是對的, 與其說是政府怎樣, 不如說這就是臺灣
整個社會的風氣. 在八卦版, 有一個說法, 那就是只要有機會成為老闆, 很多
平時在罵慣老闆的人, 都會變成慣老闆. 這從不少人平時作為消費者的態度已
經能夠看出來. 如果我們平時買東西時, 也是斤斤計較的話, 這樣的人, 當老
闆時自然也是盡量的節省成本.
為甚麼會這樣? 很多人會說, 我就是收入少, 所以花錢自然要計較. 但這其實
是不成立的, 因為最好的比較對象, 就是東南亞國家, 如果你有留意東南亞國
家的人民消費的模式, 例如觀察一下外勞, 你會發覺他們雖然收入不及臺灣人
高, 但他們還是頗願意花錢, 不少都是願意拿一整個月的薪水來買手機的人.
而且一聽到有人拿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薪水來買手機, 我們第一個反應是怎樣
呢? 大概就是覺得這個人不可靠, 花錢不負責任, 或者不懂為長遠打算. 也就
是說, 我們內心就是對這種行為否定與反感.
面對現實,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性, 我們的價值觀與道德觀. 我們就算再有錢,
對於經濟也有一種長久的不安, 我們會因為存款的數字上升而高興, 但不是因
為我們打算用他來享樂消費, 而是單純喜歡儲錢, 如果銀行戶口很少錢或負債
, 我們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而我們儲了這麼多錢, 也天天害怕他貶值和被浪費, 這不構成我們去消費, 我
們最喜歡做的是儲了一堆錢之後, 沒用途就拿去「投資」, 投資有很多種, 例
如買保險, 我知道臺灣人很喜歡買保險. 買房子保值, 或者去讀書, 補教, 或
者替自己的後代讀書補教, 所以很多都有驚人的學歷, 動不動就碩士, 博士,
有很多的空房子, 以及驚人的保險單.
那, 投資最重要的是甚麼? 是回報, 最好是穩定的回報, 所謂的穩穩賺.
臺灣人喜歡投資, 但不喜歡冒險, 臺灣對於投資被風險吃掉這件事, 感到非常
的鼓燥或不能接受. 要求社會和政府, 盡可能保障投資的回報. 例如房價, 你
買了房其實就是投資, 那就是會有某天崩掉的風險, 崩掉就是你投下的錢血本
無歸還倒賠. 而大家都不想接受這點, 臺灣人很愛做投資, 但絕不想冒險.
所謂保證讓「投資」得到回報, 就是讓「資本」得到回報, 那就是要讓「資方
」得到回報吧? 大家都以為, 資方就只是企業的那一堆老闆, 卻不知道, 其實
所有有在投資的人, 間接也是資方, 因為老闆也只是在保障這些人的利益. 你
買店面保值, 也要老闆賺到錢可以付你的租金, 你買保險, 保險公司賺錢也是
靠投資企業取得回報, 就算你讀書, 想要被大企業拿到好的職位, 也需要大企
業的進賬.
讓房子的價值每年提升, 租金回報穩定, 資本回報穩定, 是人們對臺灣政府的
期望. 讓薪水低房價高時, 大家會罵政府. 但是如果房價崩股市崩保險崩, 讓
很多人一生的努力盡付流水, 這個政府只會被罵得更厲害. 而今天說薪水低的
人, 有多少人會在買了房子之後, 願意接受房價崩的?
所以臺灣政府不論怎樣換, 都一定是「偏資方」, 因為只有確保那些投資的回
報, 這政府才能夠執政下去, 如果出了一個偏勞方的政府會怎樣? 他很快就會
玩完, 因為這樣的政府, 不論是加稅去付公共開支, 把勞動法律修得更嚴, 或
者提升最低工資, 都很自然會令所有投資的回報減少. 大家最喜歡的穩穩賺投
資全部槓龜, 他很快就會弄得天怒民怨而輸掉下一次選舉.
我們就算講說薪水太低了, 想提升薪水, 薪水萬一真的提高了, 讓我們儲得到
錢, 我們又會怎樣呢? 其實到頭來我們也是想買房子, 然後買了房子後, 就會
想他的價值不要跌, 抱怨房價太高的人, 變成既得利益者後, 就覺得政府有義
務保障這些投資不能損失, 然後我們又走回了起點.
不論是否想要承認也好, 臺灣的社會性格, 決定了這就是一個偏資方的社會,
形成這個形態的是大部份人的性格. 有人會說臺灣的問題是沒有真正的左翼政
黨, 但這是一個結果, 不是一個原因.
對於我們這種香港人而言, 臺灣政府已經不算偏資方了, 香港的資本才是真正
的無節制的肆虐. 臺灣人之所以覺得臺灣的政府很偏資方, 是因為臺灣的比較
對象, 不是香港, 不是南韓, 甚至不是美國, 當然也不是印度非洲中東巴基斯
坦之類的, 而是歐陸式社會民主主義國家. 例如德國, 北歐諸國等. 臺灣人覺
得要能變成這樣的國家.
但臺灣是很難變成這樣的國家的, 因為臺灣相比起這些成熟的國家, 是個很年
輕的國家, 他還未建立起穩固的身份認同, 以及國族思維. 這些國家, 他們往
往在十九世紀已完成了國族的建立, 身份認同非常的深厚. 將國家視為命運共
同體, 能夠把其他國民與社會, 國民與國民之間普遍互相信任, 能視為一體,
才有可能去到這一步.
國族的認同感, 是很多東西的前設, 因為要有全體國民將利益留在自己社會的
共識, 在消費的時候, 基於保護自身的社會與國家, 對於本土的東西予以優先
權, 不論是消費者願意為本土貨付出更好的價錢, 令勞工得到更好的薪資, 願
意優先投資本土的產業. 這三者要同時實行, 使資本選擇留在國內而不是一味
尋找更好的投資回報率, 才可以變成這種國家.
如果一個國家, 會因為對岸的員工便宜 20% 就把產業都移過去, 會因為淘寶
的東西便宜一點就不買貴一點的本地產品, 會因為投資回報率較低, 就不願意
投資本地的產業, 甚至對於本地的產品和產業有歧視的話. 這國家的政府也只
能用一切的方法, 去把資方留住, 因為他的資本太容易外流了. 日本的資本經
歷大戰也願意留在日本復興, 韓國人也是, 德國人也是, 而且他們也愛用自己
的國貨.
而臺灣還未是, 所以臺灣也走不到下一步去. 當然, 消費者有自由不去這樣做
, 作為窮人, 價廉物美的中國貨是多麼的吸引, 作為資方, 中國的市場和利潤
也是多麼的吸引, 消費者逐廉, 資本逐利, 無可厚非. 直至有一天臺灣人普遍
覺得, 如果值得為臺灣, 多花一點價錢, 少賺一點回報, 就可以令這國家更好
的活下去, 臺灣才有可能追得上歐洲的國家.
臺灣一直處於國族建立的時期, 臺灣能注視的問題, 實際上就是建立起國族的
身份, 我相信大部份臺灣人, 心裡都會知道中國的威脅, 並很在意對抗中國這
件事, 但是臺灣人的國族不穩, 也是事實.
目前臺灣是個退將可以公然去敵國親善, 資本隨便流向敵國都, 一堆人到處煽
動投降都沒關係的國家. 很遺憾的, 無論我們眼睛裡多麼羡慕歐洲的福利社會
或社會民主主義甚麼的, 現實的臺灣, 別說去到甚麼保障勞工, 根本連維持一
個能維持臺灣國族為主的政府也有困難, 隨時過一兩次選舉, 就會失心瘋 (例
如覺得總統候選人很英俊就投下去) 選出一個投降給中國的政府然後整個國家
完蛋, 面對滲透也是防禦不足, 一堆黑幫被中國收買控制, 一堆人在街上揮舞
五星紅旗. 很遺憾, 臺灣是個隨時瓦解投降的國家, 只要一次選舉不謹慎, 這
個國家很快就會完蛋.
在這樣的情況下, 自然很多人都會神經質, 對於別人有過度的懷疑與猜想, 我
想那位自由時報的編輯也是好的例子. 這種情況, 其實也不僅在臺灣發生過,
在五十年代美國不就是有所謂的麥卡錫主義, 把一大堆人懷疑是共產主義者而
對付他們嗎? 因為害怕國家的根基不穩, 就很容易產生這種反應, 就算強如美
國也不能避免, 何況是弱如臺灣?
只有哪天臺灣的國族成功建立, 背叛臺灣變成了為社會完全不容之事, 一個退
將都不會去中國, 黑幫無法被中國收編, 所有有機會問鼎總統和大多數的政黨
, 都絕不會向中國投降, 而臺灣人已有覺悟, 需要不斷投資自己的國家, 讓他
活個千秋萬載, 並準備好利用一切手段, 擊退威脅這國家的敵人. 那臺灣才走
過了青春期.
歐洲諸國走過的路, 臺灣是跳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