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慎入
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於臺灣電業之發展沿革可劃分為如下7個時期
1946年5月1日,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正式改組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1.接管修復時期(民國34年至42年):水力為主
1946年 民國35年5月1日台灣電力公司成立。
民國42年,裝置容量36.3萬瓩
水力發電占93.7%,火力發電占6.3%
發電設備以「水力為主」
================================
2.初步擴充時期(民國43年至54年):水火並重
自民國51年起,火力發電量首度超過水力,使電力系統由以往之
「水力為主」進入「水火並重」時期。
================================
3.火力高度開發時期(民國55年至63年):火主水從
民國50年代中期以後,臺灣工業迅速起飛,用電量劇增,
台電公司乃開發大容量高效率之火力,
電力系統由「水火並重」進入「火力為主,水力為輔」時期
在輸變電系統方面,完成全長330回線公里之345千伏(345kV)
超高壓輸電線路 以提升輸電容量及穩定供電系統。
================================
4.核能發電發展時期(民國64年至74年):能源多元化
民國63年及69年,為因應石油危機後之能源情勢,
政府能源政策改採發電來源多元化政策
一方面推展核能發電,至74年先後完成三座核能發電廠,
裝置容量達514.4萬瓩,
同時繼續引進大容量高效率火力機組,
電力系統因核能電廠加入而進入「能源多元化」時期。
================================
5.促進電力供需平衡時期(民國75年至82年):需求面管理
民國75年至79年間,備用容量漸感不足
故本時期除適時興建大型火力、開發優良水力外,
乃積極推行時間電價、可停電力、節約用電
並鼓勵汽電共生發電等 力求電力供需平衡
電力系統進入「需求面管理」時期
================================
6.開放發電業時期(民國83年至95年):開放民間經營發電業
民國80年代起,電業自由化逐漸蔚為全球風潮
由於國內用電迅速成長,電源開發因地狹人稠而日益艱難,
政府乃順應世界潮流,開放民間興建電廠以加速電源開發
台灣發電市場進入「開放發電業」時期。
================================
7.節能減碳時期(民國96年迄今):
自民國95年起,國際化石燃料價格大漲,嚴重衝擊電業的經營環境。
我國自產能源缺乏,為確保電力事業永續發展
在供給面發展低碳電力
在需求面全力推動節約用電及提升用電效率。
至此,我國電業市場進入「節能減碳」時期。
===============================
1626年 西班牙人自基隆登陸台灣
當時發現居住漢民的聚落 已經開始利用煤炭炊煮
西班牙人亦利用民眾零碎挖掘的煤炭
做為軍隊的補給
後來荷蘭人以強勢的武力驅趕西班牙人 為了建立西太平洋的航行基地
荷蘭人威逼台灣居民採煤交與其使用
1817年 台灣石油發現的地點是在今日苗栗出磺坑地區
1861年 先民邱茍在後龍溪牛鬥口南岸挖掘了台灣第一口油井 深約3公尺 每日可產油40多
斤
沈葆楨巡視台灣時,將油權收歸官辦,成立油礦局
聘請英美技師,購進美國機具,進行機器鑿井開採石油
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再設煤油局,一共鑽井5口
最深的達120公尺 但僅有一口井產油
第二任台灣巡撫邵友濂就將其撤銷
民眾以納稅金方式 採收舊井湧出的石油 每日僅約得60斤
總計,清朝經營台灣石油共約15年,但成效不彰
1879年 剛發明電燈
..................................
1937年-1945年 因應日本在中國戰區的情勢 日本管制台灣軍用物資
煤產全由日本政府統購 並且嚴格管制價格與外銷 以支應戰事的運用
1946年 民國35年05月01日 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電力株式會社
將其改組為「台灣電力公司」
並採用于右任題字作為公司名稱之標準字
當時全臺灣電力系統總裝置容量為27.5萬瓩
但因受戰火破壞,可用電力僅為3.3萬瓩
經過多年復建,台電的發電裝置總容量達到36.3萬瓩
主要以水力發電為主
1951年-1961年 民國40年-50年 水力為主 每年夏季都實施限電措施
工業迅速興起 引發了迫切的電力需求 電力供應趕不上需求增加的狀態
每年夏季都實施限電措施 工商業和社會大眾無不怨聲載道
1953年以前 水力為主 火力為輔 備用容量率有高達75%
水力佔比非常大 枯水期的冬季 與春季遇到枯旱 每年都有限電
大部分的限電 都限當時的台灣鋁業
台肥公司等大用戶 輪流停電
1960年 低價原油的風潮 轉變了全球能源的趨勢「重油輕煤」成為時勢所趨
1960年代起,臺灣輕工業發展快速 重工業則居於次要地位
政府為了增加出口換取外匯 還設立加工出口區來增加外貿收入
1961年-1981年 民國50年至70年
平均約每2年就有一個較大的新電廠產生
1962年 民國51年 火力發電量首度超過水力,最高時更達到百分之77.2
1962年 為水力與火力並重期 逐漸轉型為 火力為主 水力為輔
1965年 水力與火力並重轉型期 備用容量幾乎都是低於零 年年限電
大部分都是枯水限電 機組跳機 台電積極開發火力或核能電源
克服這零備用容量率的運轉困苦時期 並應付經濟成長的需求
1970年 能源危機的爆發 又使煤礦成為焦點
進入火力核能為主的時期
1973年 政府訂頒「當前煤業政策」
採取重點生產、協助良礦、淘汰次礦等措施
當時石油缺乏的情況 台電公司恢復大量使用煤炭
價格曾短暫大幅揚升 促使煤礦業恢復投資信心
煤礦業的短暫榮景並不長 比較嚴重的問題是礦場安全台灣煤礦的開採
遇見的多為最惡劣、以非常高成本仍難以克服的情況
1997年,政府檢討修正「當前煤業政策」後,頒布「台灣地區煤業政策」
取消 進口煤需搭配購買 台煤的規定
逐漸將本土煤業導向終點
當時自產煤的價格約為進口煤的2倍以上
台電公司一直以補貼的方式支持國內煤業發展
在質量、價格確實無法與進口貨競爭
火災、水災、落磐的災難事故頻傳
使得煤礦經營受到致命的影響
2000年 台灣最後四個煤礦場 宣告停工
1970年代的兩次全球性石油危機的影響 台電開始進行發電來源多元化政策
並開始建置核能發電廠
核一廠
1970年 核一廠核准興建
1978年12月 一號機開始商業運轉
1979年07月 二號機開始商業運轉
核二廠
1974年09月 開工興建
1979年08月15日 一號機緊急起動變壓器及相關匯流排 高低配電盤與馬達控制中心
由系統受電運轉成功,即核二廠工程已進入試運轉階段
1981年01月 一號機完成鈾燃料裝填,較預定進度提前115天
節省鉅額工程費用及燃料費支出
第二部機工程較第一部機延後一年開工
1981年12月 一號機商業運轉
1983年03月 二號機商業運轉
核三廠
1981年 開始興建
1984年07月27日 一號機商業運轉
1985年05月18日 二號機商業運轉
核四廠
1999年03月17日 開始建設
至今 ....
================================
反應爐 開始商轉日期 商轉執照期限(除役日期)
核一廠
一號機 1978/12/06 2018/12/05
二號機 1979/07/16 2019/07/15
核二廠
一號機 1981/12/28 2021/12/27
二號機 1983/03/15 2023/03/14
核三廠
一號機 1984/07/27 2024/07/26
二號機 1985/05/18 2025/05/17
核四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