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智慧電網喔
到底誰研發出來了
裡面需要一堆通訊協定,
複雜的程度, 超乎想像
牽涉到一堆國際技術標準,
這似乎不是小小台灣可以自己玩的
一堆文在那邊天馬行空, 講得一口好智慧電網
實際上技術細節是甚麼根本都不知道,
幾百億丟下去也搞不出來
※ 引述《clausewitz (理論學家)》之銘言:
: : → jesiuty: 噗 綠能不能當基載 還在綠能能取代核能的只有火 08/11 00:05
: : → a1chemy: 講反了 能取代火的只有核能 火力一直都是主要發電方式 08/11 00:07
: 以現在全球電力業的趨勢,什麼基載,什麼備轉容量,都可說是舊觀念了。
: 電力業當然需要足夠發電量來應付尖峰需求,可是用電需求是幾個小時就差很多。
: 以台灣夏日為例,上午六時和正午十二時的用電需求,差距將近 10000MW。那是將
: 近總發電容量三分之一的差距!
: 為了應付尖峰需求,離峰就是要接受多達三分之一發電量的閒置。因此過去電力業
: 者只能選擇最便宜的發電方式,離峰時拿去電地球,比較不心疼。燃氣機組能迅速
: 普及,因為燃氣機組可以快速啟動快速關閉。即使燒氣比較貴,可是只需要在尖峰
: 時段燒,尖峰過了就可以關掉省錢。
: 尖離峰差距很大,而且每天都要循環一次,這就是催生電業自由化和智慧電網的沃
: 土。光是把尖離峰用電差拉平一點,電力業就可以省下很多燃料。智慧電表、分時
: 電價,都是為了拉平尖離峰的手段而已。民營電力為了賺錢,才會不停動腦。國營
: 電力只要會計上有盈餘就能交代了,不需要去想這些賺錢門路。
: 未來的電力業,可以說一定是追求備轉容量接近零。因為備轉容量,是要靠燃料費
: 推動發電機才生出來,根本就是無法回收的成本。利用大數據和智慧裝置,掌握即
: 時用電需求,並且從發電機或儲能裝置,調度電力。未來笨重的燃煤或核電,即使
: 還能維持低成本,也會退居供應離峰需求。尖離峰差距會交給能迅速啟動的機組,
: 或是儲能裝置供應。
: 所以台灣最需要發展的,就是用電愈兇,供電就愈強的太陽能。其次是儲電,最好
: 是能再興建幾座抽蓄電廠,可以調度電力又不浪費水。還有尖離峰差距,就用燃氣
: 機,補足缺口。
: 剩下的要選用風電、煤電,那就是比較供電成本和附加價值,選 CP 值高的。至於
: 核電,就給中國發展吧!
: 政府的電力政策,應該參考歐美日電業自由化的後果,擷取其長處。例如用智慧電
: 網調度供需,例如把綠電納入電網,這些都不需要自由化,就可以讓台電學。而最
: 重要的就是長期電力供應目標,政府要根據產業發展明確訂定。要不要發展電力相
: 關產業,政府也要明確決定。台電就是在政府指示下,把電力供應做好。
: 歐日因為鼓勵發展綠能,綠電供應大增。台灣則因核電爭議,浪費了四千億興建一
: 座不用的核電廠,讓電力供應趕不上社會經濟發展。未來會有一段時間要先拉高電
: 力供應量,一定是選火電,擁核就不用想了。等到電力供應拉高上去,綠電就會開
: 始增加。綠電供電曲線和用電需求曲線,會需要智慧電網和儲能裝置調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