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M15 (半個鄉民)》之銘言:
: 翻譯
: 世大運台灣棒球打不進四強,{你我都推了一把}
: 是誰將國球的壓力放在這些學生身上?
: 是誰說在自己的主場就一定要贏球?
: 是誰說台灣的球員要承受輸贏的責任?
: 是誰說國家的顏面寄託在棒球上面?
: 那些朝著球員扔石頭的人們,想想你們自己沒有罪嗎?
: 球員為國爭光的時候,你們做了什麼?
宿敵這詞對日本我是不知道有沒有,但對南韓,
想贏南韓的民族情緒灌注在世大運裡面是一定有的,我覺得說宿敵不為過
為什麼會有這麼深的執念,可以從很多方面來說
1.台韓的主力出口產業,面板、半導體非常類似,從業人員非常多
彼此競爭更早已不是新聞,再加上一些三星出陰招惡性競爭的事件,
國仇家恨的日漸累積
2.演藝事業上的競爭,不管是影劇、音樂,早期是港日台各有一片天,
現在卻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南韓追趕,甚至超越的痕跡
3.台韓之間相似的升學主義及世代焦慮,一樣的低生育率,一樣的考公務員風氣
4.同樣面臨分裂的另一方武力威脅
5.同樣的領導人貪污,同樣的政商勾結,同樣的威權體制反抗,同時萌芽的民主思想
在這一篇文章 https://news.tvbs.com.tw/world/725317 點出了一部分
『台灣與南韓因為部分產業重疊,在全球市場互相競爭,
使得台灣人常常把南韓當成假想敵,台灣民間,尤其是體育迷普遍瀰漫著一股仇韓,
或者婉轉一點說「好想贏韓國」的情緒 』
是的,真的很多體育迷仇韓,一部分起因自南韓人求勝的執念,
做出影響賽事的行為而讓人覺得他們卑鄙,你看看人家北韓,
一場比賽勝負關係到一輩子的生活,對勝負的執念應該更深,
但在比賽場上,卻很少有人說北韓人卑鄙
如果在比賽場上,正大光明的贏過卑鄙的人,會不會覺得特爽?
如果在比賽場上,卑鄙的人用正大光明手段贏了你,會不會覺得特別懊悔和不甘
更何況這個卑鄙的人,在文化、在體型,甚至在生活壓力都跟你一模一樣
人家根本不用耍手段就贏你了,那會輸的理由就只能代表你廢,不是嗎?
日本人就不那麼一樣了,他們雖然也有升學主義,體型也類似
但也同樣體育教育、環境卻扎根的比台灣、南韓都好,
也不太做影響勝負的卑鄙行為,輸了多半也就只能心服口服
乾,我就是不管哪一項都想要贏南韓啦!輸了就是不爽(翻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