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嘆去中化 學子文史知識差
2017年08月27日 04:10 記者李侑珊/台北報導
教育部今(27)日召開12年國教高中國文課綱審議大會,文言與白話文選比例成為會議討
論焦點,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謝大寧26日表示,「去中國化」的結果已在校
園顯現,如今學子對於中國文學、歷史不僅呈現知識不足,也缺乏學習興趣,導致老師教
學不易。
中研院7名院士連同多名大學教授,近日以「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呼籲謹慎審議課綱」
為題,發表連署聲名,曾擔任課綱審核小組成員的謝大寧也參與連署。
針對教育部有意調降高中文言文比例,謝大寧認為,在課審會小組的背後有一把政治黑手
,為實現其政治目的,調降古文的比例,減少唐宋八大家的文選,並增加台灣文學的篇幅
,在於追求台灣化,但台灣文學不可能從中國文學中抽離,就像美國教授古典文學,不可
能只教美國文學,都是採取英美文學一併教授的做法。
謝大寧也提到,伴隨多次教改,並追求本土化,現在的年輕學子對於中國文學與歷史普遍
不具興趣,導致老師上課教學不容易。他說,「如果多補充中國方面的知識,甚至還會被
理解成不愛台灣」。
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黃美娥則說,如今高中國文課綱變成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
導致家長與學生不安,她認為國文教學應回歸教育本質,不應陷入意識形態之爭,否則只
是浪費社會成本。
中研院文學與語文專業的六位院士領銜發出聲明,呼籲課綱審議大會能謹慎審議,尊重文
學與語文專業課綱,表達希望政治不要干預教育,捍衛課綱修正不淪為意識形態工具的立
場。他們表示,支持本次「十二年國教課程綱領」中注重多元發展、重視本土文化、迎向
世界挑戰、加強溝通表達的革新理念。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827000596-2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