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完整新聞標題:
※ 中研院學者研究魔神仔十年 分析鬼現象
3.完整新聞內文:
正值農曆七月,鬼月「好兄弟」是迷信?還是「科學無法驗證的現象」?在台灣最高學術
殿堂中研院,研究員林美容默默研究十年的魔神仔與好兄弟。她說,鬼怪是一種「文化的
存在」,「不管你信不信、承認不承認、看過沒看過。」
林美容畢業於台大考古人類學研究所,取得美國加州大學爾文校區社會科學博士。現為中
研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她三年前出版「魔神仔的人類
學想像」,是台灣首本以「魔神仔」為主題的學術專著,還獲當時的國科會補助,最近則
將做了十年田野調查的鬼故事,寫成新書「台灣鬼仔古」。
電影「紅衣小女孩」編劇簡士耕,便是大學時聽林美容在課堂上講「魔神仔」啟發靈感。
走進林美容在中研院的研究室,並無「鬼怪研究者」必備的「辟邪」物品,倒是牆上貼了
一張「濟公律師」張庭禎寫給她的藏頭詩,把「人類學也」四字嵌入詩中:「人字本是陰
陽生,類以律規為序審,學須穿透越俗塵,也呼超勁脫迴輪」。詩句勉勵林美容,要當一
個「穿透越俗塵」的人類學者。
十多年前,一位朋友到林美容家作客,談到小時候長輩告誡她,南港山上有魔神仔,會把
小孩抓走。「我研究民俗與信仰這麼久,居然不知道魔神仔。」她動念研究「魔神仔」,
開始做田野調查。許多民眾分不清「鬼」與「魔神仔」,林美容因此訪談到大量鬼故事。
她以其中一五○個故事為素材,寫成「台灣鬼仔古」。「鬼仔古」便是閩南語的「鬼故事
」。
林美容認為,鬼就是一種「文化的存在」,「鬼故事與魔神仔的傳說故事一樣,是諸多的
傳說、故事、諺語、童謠等的一部分。」鬼故事包含許多真實元素,儘管它不等於史實,
卻反映人們的立場與看法,在人類學眼中,「不需要用真或假的標準去衡量」。
林美容更感興趣的是,鬼故事所呈現的文化心理或是社會心理,「提供人類學許多深刻的
意涵和想像空間」。她表示,出版這本書「只是希望更多人認識了解台灣無盡的口說文化
傳承。」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667430?from=udn-hotnews_ch2
5.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