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廟文化在早期臺灣閩客漢移民是生活日常,就跟歐美打從出生便受教會耳濡目染一樣。
只是以前宮廟大多數個村莊一座,且與祖籍及地緣有關,由於多處市街,成為帶動地方開
發的重要指標,所以現在各地都有所謂「廟口」處於當地車水馬龍處,至於土地公在早期
則僅是田間小祠罷了,就像現在日本路邊的地藏王那樣,蓋成廟宇規模是近代之事。
然後,現在坊間許多號稱「某宮」的,實際上是神壇,要不就是神壇信徒在解嚴之初、臺
灣錢淹腳目、宗教活動突然蓬勃發展的盤根錯節之下,在山上購地浮濫興建的。
說到底,宮廟文化之劣化與中華黨國脫離不了關係,譬如以臺語為例,本為本島日常生活
的一環,卻因官方打壓而逐漸被邊緣化,今日僅在老年一輩仍舊廣為使用,中年一輩則受
黨國校園教育體系思維影響深遠,遠離自身鄉土母語,殘餘繼承使用者自然就是低下階層
,也連帶令其文化呈現愈加朝向低俗一路。
最後,一堆人們只知後果不知前因,便毫不留情的貼上負面標籤了。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少批評者都是自詡支持台獨、捍衛本土文化者,然而由於本身
對於本土文化及歷史缺乏足夠的認識,以致於除掉臺語之外,腦筋便轉不過來了。他們以
為只有台語曾經受到打壓才落得今天這步田地,然而事實上連宮廟等皆是如此。
最後,附上幾座中華民國以前的臺灣寺廟建築及一甲子以前的廟會陣頭照片予以對比。
沒被中華黨國華北宮殿式風格及其現代鋼筋混凝土工法影響的早期臺灣寺廟建築,少了財
氣大粗,多了精巧雅意。
http://i.imgur.com/ccS5aNY.jpg
http://i.imgur.com/NeVsS6c.jpg
http://i.imgur.com/LUusIcO.jpg
http://i.imgur.com/nrDGUfn.jpg
中華黨國來臺之初,還有些許舊時社會認同基礎,不如今日淪落至多為地痞流氓之流參與
的廟會慶典陣頭文化,尚存雅意。
http://i.imgur.com/xkDqxUa.jpg
http://i.imgur.com/B9sN9nL.jpg
http://i.imgur.com/Lx5YIME.jpg
http://i.imgur.com/U9jBerP.jpg
http://i.imgur.com/IFYB0ls.jpg
日治中期的廟會陣頭照片,成員穿著整齊。
http://i.imgur.com/y6WuZMQ.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