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卦點說明:
最近身邊的朋友們到處轉貼的網誌,我對本人無冤無仇只是純論這個現象。
稍微有點腦的人應該就看得出這篇文看似什麼都說了卻也什麼都沒說
文內說:
「人彼此之間都會有各種程度上的差距了,
更何況是在合作時更不能夠去除程度地去判斷。」
那為什麼其他人要用你的模式持續下去?
隨便舉個例子就能擊破:蔣家人離開了國民黨,國民黨又為什麼要走蔣家路線。
蔣家人心目中的國民黨已死,但那就只是屬於蔣家人的國民黨。
如果他是蔣家,他就是覺得蔣家很棒,希望接下來的人也走蔣家路線。
但剩下的人絕對不會是蔣家人,所以這事情行不通,只會是很表面式的好像是這樣。
老實說看完這篇,我突然理解為何我們會選出一堆有問題的政治人物,
只會喊口號卻不做事情。理念、方針、策略寫得很理想很遠大,實際作法卻看不到。
執行面在哪?預算又是多少?預期效應如何?績效考核怎算?
一個都沒有,然而很不幸的,
群眾的弱智導致這些華而不實的口號往往比較能吸引目光(看那個轉貼數就知道了)。
每當我們在抱怨這個社會時,別忘了我們所做的每個選擇,都在形塑我們所期待的社會。
原文作,洪璿岳,時任高雄大學學生會會長,
現職UrSchool 行銷總監。
FB連結: https://goo.gl/AZ5M4n
FB內容:
『玩社團,最重要的就是人,人對了就甚麼都對了』
這句話很好,但是背後充滿盲點與迷思,這句話沒有考量到的是「對的定義」
人彼此之間都會有各種程度上的差距了,
更何況是在合作時更不能夠去除程度地去判斷一個人到底是不適合這位子,
在一個團隊的營運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子,不是聚集一群有心的人或是強人就能成功。
有心在組織就能變強嗎?
的確有心付出就會獲得相應成長,但為何總是事與願違呢
這點就是沒有考慮「心態對不對」跟「心向對不對」
如果你談的組織願景她根本一知半解,
只是她當下給你點個頭或有點反饋你就認為她很有心,
這樣就像是閉著眼在挑人一樣,
沒有真的去了解「她為了甚麼而來」而給出相應的體驗流程?
這樣不會讓她想持續投入,也當然就不會在你這裡變強,從而進入惡循
任何被對的人接受的領導都是交換型領導
對的人之所以對,不是因為那強大的表面,
而是他知道自己要甚麼,也能把符合自己需要的規劃進入自己的人生,
所以領導者在找尋對的人加入組織時應該是以「連結者」自居,
你如何堤供他所想要的,讓他也因此相應提供你要的,達成團隊利益交換模型
(對於大部分不知道自己要甚麼的大眾會採魅力型領導,
因為大眾說不清楚自己要甚麼,所以連自己的目標也常常被別人亂定義,
就像某A根本不是認同社長理念而來的,但是看到社長說的很有心也很努力,
就默默地覺得自己應該也有這理念。這樣的人適合擺在基層或甚至只是營造出跟隨者,
無法擔當幹部或是重要人物)
判斷一個人對不對,永遠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他「知不知道自己要甚麼」
從上面也得知了一件事情,在一個對的人組成的團隊裡,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利益交換架構,而不只是一個毫無章法的快樂或是願景
(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