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opgsct (醒醒吧你只有左右手)》之銘言:
: [聯合]
: 學生心聲:走進書店 連作者的名字都不認識
: 課審大會學生代表蕭竹均昨天晚間在其臉書張貼來自包括雄中鄉土文化研究社、新竹高中
: 土地社、彰化女中臺灣文學研究社和彰化高中臺灣文學研究社的「致課審會的一封信」,
: 並有其他高中學生社團參與連署,裡頭提及文言文佔了課本極大篇幅,國文課大部分的時
: 間都在講解文言文的字義,每天不斷背課文背注釋背翻譯,佔比率如此高的文言文也排擠
: 其他文學,走進書店,發現即使上了多年的國文課,但架上作家的名字卻一個都不認識。
: 聲明指出,老師們把所有國文課都拿來上文言文,再告訴我們因為課程進度的壓力,白話
: 文必須回家自己閱讀,「反正白話文你們都看得懂,沒什麼好教的啦!」等等的話語時常
: 出現在課堂上,這也讓我們感覺現在的國文教育不僅獨尊中國古典文學,而且不重視其他
: 各式各類的文學作品。
: 以賴和小說「一桿秤仔」為例,這篇文章被選進課本已經超過10年,但大部分的老師不是
: 唸過一遍就當作教完了,就是要求學生回家自己讀,有些老師甚至跳過不上,國文課對他
: 們而言,比起文學教育更像是文言文教育,「但我們要的真的是這樣的國文課嗎?」
: 「真的只有文言文能進行文學教育嗎?」他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過去以為國文課就是古
: 文課,文學也就只有那些對我們而言遙不可及的古文,但是我們發現並非如此。我們在國
: 文課所學到的古人那些高風亮節、憂國憂民都過於抽象,即使國文老師將這些情操講得多
: 麼高尚,但那些故事始終離我們台灣學子太過遙遠,與我們沒有連結。
: 他們希望文學教育能夠擁有更多空間讓學生透過文學更加了解自身文化與更加理解多元文
: 化,持續關心本土事務與社會議題並且實際參與。並非否定許多文言文的作品及其價值,
: 只是認為文言文比例的下修,將會是台灣文學教育的一項改革,因為這樣將會有更多的空
: 間能夠選入使未來的學生們更加了解族群、階級和性別議題的文學作品,也藉此培育更多
: 擁有足夠素養參與公共事務一同解決社會問題的學生。期待有更多台灣文學的作品成為教
: 材,因為他們相信,「文學,是有辦法貼近甚至乘載著人們的記憶與生命的」。
: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692845
: 備註:
: 一堆國文老師充滿大中國思想,台巴子的文學怎麼可能教得下去!
說真的
很多台語其實內容跟典故都不比文言文差
以前日治時代甚至日本官方還特地出閩南話教科書
直到kmt9.2來台灣消滅打壓台語,才漸漸式微
又加上很多9.2天龍人歧視,嘲笑 (例如幹鞋幫那群人的節目)
使得台語不受重視,甚至輕視
其實台語有很多古俚語,方言都有歷史脈絡可以追溯
還可以因此認識自己土地的歷史,地理,因何典故發展出這麼多古俚語
可以更清楚認識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的種種
而且台語口音講起來也是可以很優美好聽
例如這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MtZbzhwQHQ
我實在是不懂為什麼生活在台灣,自己的國家,會有人嘲笑輕視自己的語言
生活在自己這片土地上,為何就不能教台語
非要硬學大中國文學,文言文,而自己國家的語言,歷史淵源卻完全不知
不認同自己國家,國家也不會強大
從教育上就可以影響非常廣了,既然教育上以前kmt統治時
硬塞大中國民族認同給我們也就罷了
現在時代都不同了,已是台灣人民自己可以作主的時候
為何不行從教育上去做台灣這塊土地的國家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