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安峰山記者會上文學課
教育部課審會審議高中國文科課綱,引來文白比率的爭議。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今在
記者會上舉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多個古文意境的文學例子,強調中華傳統文化是
老祖宗留下的瑰寶,彷彿跟記者們上了一堂文學課;他亦批評,台灣一些勢力在文化教育
領域「去中國化」,就是要「滅其文」、「滅其史」,最終來一點一滴的磨滅深刻在台灣
社會,特別是台灣年輕人心中的中華文化的痕跡。
當央視記者問到台灣近來高中國文課綱的文言文比例問題,安峰山說,記得從小時候,父
母和老師都教育我們要熟讀唐詩300首,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為什麼要學古文
?就像網上有一段文字講的,當我們看到眼前的美景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嘆「落霞與孤鶩
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只會說:「哇,真美。」
他說,當我們要去表達我們個人的志向時,我們可以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
樂。」而不是滿腦子只知道升官發財。他舉例,當我們遇到感情的糾葛時,我們可以感嘆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而不是只會
說「藍瘦香菇」。
安峰山說,這些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潛移默化,已經內化為每一個中國人人
文精神和氣質修養的一部分,成為每個中國人的基因。
至於台灣高中國文文言比例的爭議,安峰山指出,台灣的多數輿論都認為,這實際上並不
是一場單純的「文白之爭」,而是台灣的一些勢力在文化和教育領域又一次「去中國化」
的動作。其實質就是要「滅其文」、「滅其史」,最終來一點一滴的去磨滅深刻在台灣社
會,特別是台灣年輕人心中的中華文化的痕跡,讓台灣的年輕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
薄)。
最後,安峰山強調,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園,是我們兩岸共同的根和魂。中
華傳統文化就像珍藏在兩岸故宮中的民族瑰寶一樣,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在教
育和文化領域搞「去中國化」,圖謀割裂台灣與中華文化的血脈聯繫,只會傷害台灣社會
,荼毒台灣的年輕一代,這樣做是不得人心的。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2699129
安安真的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嗎?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出自哪裡?
桃花源人為何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是不是為了躲避什麼?
所以你把中共比喻成什麼?
你這樣黑中共 XDD會森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