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統計數據不是問題,重點是你怎麼去詮釋這個數據,
粗暴地引用數據會加深歧視,何況統計本身也可能有bias。
例如說根據以下醫學報導: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16643
近5成台灣人因天生基因缺陷,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而無法正常代謝酒精,
造成這群人喝酒有較高的罹癌和中風風險。
但這是否代表政府應該禁止台灣人喝酒?
或是沒有基因缺陷的人就可以酗酒?
或是有基因缺陷的人一旦罹患肝癌或中風,就應該要取消健保?
推薦兩篇報導給大家閱讀:
1. 統計不是給你拿來歧視人用的:
傳染HIV的高風險因子是危險性行為(與陌生人無套肛交),
而非性取向,異性戀、雙性戀也可能從事此種危險性行為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5980
2. 異性戀也會感染與發病,進而成為防治漏洞
(不做篩檢而無意傳染給性伴侶,或是不服藥控制而造成感染力大增)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30908/255519/
很多人認為HIV藥物佔掉太多醫療資源,
但有沒有想過如果不用藥物去控制帶原者體內的病毒量,
反而會造成帶原者感染力大增,造成疫情擴散?
羞辱甲甲,並不會讓疾病消失,反而可能加深汙名而提高傳染風險。
從防疫實務角度思考一下:台灣大眾該怎麼面對傳染病?
指責哪個族群容易得病是沒有意義的,也無益於疾病防治,
把甲甲罵到羞愧自殺、或是不敢出櫃做篩檢,問題就解決了嗎?
還是羞辱完甲甲後,他們就從此不再有性慾、不會發生性行為?
我們可以用感染途徑與HIV幾乎完全一樣的的B、C型肝炎病毒當類比,
過去台灣成年人有15~20%是B肝帶原,肝病更長年高居台灣人十大死因的第六名,
但明年起可望除名,是怎麼辦到的?根據以下報導:
「肝基會20多年前就帶頭作肝病篩檢,獲各縣市重視並爭相效法,使得肝病篩檢成為全民
運動,避免B、C肝帶原者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也讓國內肝癌與慢性肝病、肝硬化死
亡人數逐年下降,十大死因排行榜名次不斷往後延。」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713212?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9-news
換言之,是政府投入資源去擴大篩檢預防、加上社會的整體支持,才讓肝病疫情獲得控制。
試想一下,如果把仇甲的態度拿來應付B、C型肝肝炎帶原者,可能會有甚麼後果?
一旦確診後,就有被罵噁心、吸毒濫交、不道德、活著浪費國家資源,
身邊的人對你避而遠之,甚至連親人都可能斷絕關係,形同身敗名裂,
請問,你有多少勇氣去面對這個事實?
當疾病被社會極度妖魔化,甚至連政府投入資源防疫也要被罵,
究竟是提升還是削減了潛在感染者主動篩檢與接受治療的意願?
當疾病成為檯面下的黑數,它只會繼續傳染給性伴侶或垂直傳染給下一代,
最後惡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耗費更多醫療資源;
換言之,提高防疫意識與篩檢率,用對預防方法(篩檢、疫苗、保險套、投藥),
才能真正對抗傳染病。
莊苹(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公衛護理組主任)說:
https://goo.gl/KEFjZU
「C肝B肝也(和HIV一樣)沒有藥可以治癒啊,C肝感染人數也在上升、一樣是透過性行為
傳染。C型肝炎感染者做愛前就會告訴你(他有C肝)嗎?但是我們(的法律)不處理C肝
…。其實對我們(防疫工作者)來說,那就是另一個病毒的名字而已。」
※ 引述《hivgay56 (56)》之銘言:
: http://tinyurl.com/ycpd483e
: 男同志造成愛滋?網友湧賴清德臉書「你不是醫生嗎!」
: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 行政院長賴清德22日表示,過去由針頭傳遞愛滋的感染率已經大大降低,目前台灣愛滋病
: 主因是男男同性戀,惹來批評失言。儘管賴清德澄清自己是根據統計數字發言,沒有任何
: 不敬,仍有不少網友湧進其臉書,狠酸「你不是醫生嗎」、「到底要不要道歉」、「虧你
: 還是個醫生,換了個位子就換了個腦袋」。
: 賴清德接見「第27屆醫療奉獻獎得獎人」,在談到奉獻獎得主、前台南縣副縣長顏純左時
: ,指出顏純左登年針對愛滋主因的毒癮者除了提出替代療法外,另一個就是乾淨針筒,以
: 美沙酮替代海洛因,因此針頭傳遞愛滋的感染率大大降低,目前台灣愛滋病主因已經是由
: 男男同性戀引起。
: 然而,蔡英文政府現正推動同婚法,提及此事是否再掀爭議?賴清德解釋,這是統計數字
: ,沒有任何不敬,並強調自己對於同婚的態度,「相愛的人本來就有權利生活在一起。」
: 但網友怒火難消,到賴清德臉書留言,「到底要不要道歉啦?虧你還是個醫生。呸」、「
: 別在抹黑同性戀了賴院長,.身為醫生的你 身為政治人物的你,這樣恰當嗎?」、「 虧
: 你還是醫生,真是所謂位子換了腦袋也換了」。
: 衛福部疾管署則呼籲,愛滋病通報新增統計中,確實有8成來自男男間不安全性行為,但
: 不安全性行為無論在異性或同性皆會發生,性行為全程戴保險套才能有效預防。
: 網友 (X) 甲甲(O)
: 近四年 感染愛滋危險因子統計表 資料來源:疾管署 (僅列當年前三名)105.12.03更新
: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 男男間性行為 1938例(83.32%)| 1906例(85.32%)| 1891例(83.78%)| 1787例(80.42)
: 異性間性行為 261例(11.22%)| 253例(11.32%)| 277例(12.34%)| 281例(14.4%)
: 注射藥癮者 82例(3.5%) | 52例 (2.33%)| 48例 (2.14%)| 111例(5.64%)
: 當年總計 2326例(100%) | 2235例(100%) | 2192例(100%) | 2222例(100%)
: http://imgur.com/0D7PUN3.png
: http://i.imgur.com/RVrTGlj.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