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
看你是用目前已走向末路的知識型來實踐,還是另一種知識型
這種實踐知識的法則,在文藝復興時期非常盛行
(我這樣說或許太籠統,畢竟前文藝復興和文藝復興那幾百年也有好幾段起伏)
前一種也就是當前的實踐模式是封閉學院式的,一輩子關在城堡裏寫廢文,為了集中貢獻
國家的競爭力
這種模式在16-17世紀,各國皇家科學院成立時都非常明顯
不過風水輪流轉
當各種科學和技藝走到一定瓶頸時,人材就會開始外溢
文藝復興、啓蒙運動都是明顯的例子(各國的時間啟動點都不同)
而這現象在21世紀也一定會越來越明顯
由此看來,自認慘的是自己的觀念被世故給框架住
再來一點也不悲觀,在這種大家都捲進「運動」中,最容易出現新的知識革命和社會模式
轉變
簡單說,新的實踐知識型就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意思不是要一直旅遊一直玩,而是要不斷透過不同渠道和平台嘗試
有博士文憑,可以到處做博士後
無法有固定教職,可以嘗試新的工作可能
空閒時間參與研討會發表,或自己寫稿
沒有用不到的學經歷過程
現在大家在比的是未來誰掌握到的可能性最寬大
也是未來世界的知識模式
但我不懂為何台灣擁有博士學位研究者,那麼固執不動就是了
不過確實我國也非常不注重自由研究工作者的權益就是了......
到別國家看看,其實根本還有好多片天在等著台灣流浪博士
好啦,反正你們也只在乎錢
薪水較少的國家,好像也非常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