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蘋果日報
2.完整新聞標題:【諾貝爾生醫獎揭曉】生理時鐘調控機制 證實「夜貓子」是天生的
3.完整新聞內文: 今年諾貝爾生醫獎得獎的3位學者。
翻攝推特
https://imgur.com/mIi5SPQ
2017年10月02日19:55
美國學者霍爾(Jeffrey C. Hall)等3人發現控制生理時鐘的分子機制,
今獲2017年諾貝爾獎生醫獎。
國內睡眠醫學專家表示,霍爾等3人的成就為生物節律學、睡眠醫學奠下基礎,
透過基因轉譯蛋白質來調控人類的生理時鐘,
解釋人類白天工作、晚上睡覺的習慣與環境無關,而是受調控機制主宰,
也可解釋有些人天生就是夜貓子,或適合頻繁日夜顛倒的輪班工作。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李信謙說,
霍爾等3人選擇果蠅找出控制生理時鐘的分子機制,原因是果蠅的基因相對單純,
人類基因雖複雜,但這套分子機制一樣適用人類生理時鐘的調控;
過去認為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受環境因素影響使然,
霍爾等3人的研究推翻此觀點,證實人類生理時鐘的調控是受基因轉譯蛋白質所主宰。
李信謙解釋,調控人類生理時鐘的基因轉譯的蛋白質,
就像發動機觸動人體內的細胞連鎖反應,擴大到器官、神經組織等,
透過此機制也可解釋部分疾病的症狀;
以失智症為例,早期患者會有睡眠障礙,且失智症患者的睡眠障礙並非一般失眠,
將來若持續鑽研調控人類生理時鐘的機制,或許可及早發現失智症並介入治療。
李信謙強調,此機制是藉由蛋白質釋放的量、時間來調控生理時鐘,
將來或許有機會開發藥物,將人類生理時鐘從目前的24小時,延長到48小時,
藉此延長活動時間,但這對健康、繁衍後代不見得有幫助,
充足睡眠對人體健康相當重要。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
基因主宰的生理時鐘可解釋為何有些人習慣熬夜、當夜貓子,
有些人何以能適應頻繁日夜顛倒的輪班工作,這些都是與生俱來,與蛋白質調控有關。
就像日夜輪班的技術員,有些人半夜工作,白天下班後就能入睡,
有些人卻陷入半夜工作、白天睡不著的惡性循環,生理時鐘調控是天生就決定。
他強調,既然生理時鐘調控是天生,合理推測有些人容易失眠也可能是遺傳所致,
這與老年人因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而失眠不同。
天生就容易失眠、無法適應日夜顛倒的人,即便用安眠藥介入,
長期使用會有成癮風險,最好的方式是找到固定白天活動的工作。
(蔡明樺/台北報導)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71002/1215587/
5.備註: 恩恩 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