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arkHolbach (宇智boyo)》之銘言:
: 問題來了,如果我今天拿刀捅了一個人,那我究竟是在執行因果,還是在做壞事?
: 拿刀捅人可能是做壞事,但是不拿刀捅人可能那個人這輩子就沒事,因果報應也沒發生。
: 說實在,我覺得這種觀念真的滿蠢又充滿矛盾,除了欺騙低種姓人民你們上輩子做壞事才
: 會當我的奴才外,就沒啥用了。
: 這樣有什麼撫慰人心的效果嗎?根本只是加深不公不義罷了。
你的問題蠻一針見血的,其實宿命輪迴的觀念根本不是佛教的,最早是雅利安人婆羅門
教用來奴役本地人的,佛教的輪迴觀是因緣輪迴觀,而且要原始佛教的觀點比較能看
清這問題,後期大乘某些教派受到印度其它宗教影響,混雜了一些不同的觀點,
又矛盾化了。
以下轉貼中華原始佛教會 隨佛法師的解釋,可看文或聽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0VZu7Js0 中文版
http://www.arahant.org/2013-su-ming-ye-bao 中文一句英文一句版
宿命業報與因緣業報之差異 隨佛法師 2009 年 12 月說於吉隆坡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你們最關心的問題:「我這一生為甚麼會這樣?」
師父在此向你們講 kamma(業)。kamma(業),它本來不是佛教的用詞,在佛教之前,印
度的奧義書思潮就已經提出來。奧義書思潮起於西元前十二世紀到十世紀之間,比佛教還要
早將近七百年,kamma(業)的學說則確立於西元前約八世紀。那麼,奧義書所說的 Kamma
是指什麼呢?是指「宿命業報」,它主張:所有的現在遭遇的全部,都由過去的做為來決定
。
但是請諸位想一想:如果現在的一切,全是由過去、或者過去世決定,它一定會變得很荒謬
。舉例來說,你在這裡聽佛法,聽了內心很清淨,下了課以後,你走出去,碰到乞丐在乞討
,一時看了不忍,慈悲心大發,掏出五十塊馬幣,放在他手上。噢!你做了一個好的佈施了
。
那麼,按照宿命論的觀點,你佈施給他(乞丐),一定是前輩子註定好的。為什麼呢?時間
那麼晚了,早不碰到,晚不碰到,就在那個時間碰到他;而且不是碰到其他的乞丐,就碰到
這一位乞丐。按照印度傳統的 kamma(業)來說,一定是註定好的。既然是註定好了,就表
示什麼呢?表示這一位乞丐以前幫助過你,或者是你欠他,所以你現在需要回報、或者一定
要償還。既然是一定要回報或償還,那就是應該的事了!是註定你應該償還、回報人家!那
麼,這樣的報恩或者還債,有沒有功德?當然沒功德!因為「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啊!報
恩或者還債,應不應該?當然應該!那麼,這位元乞丐需不需要向你說謝謝?當然不需要!
因為還債,是應該的事!為什麼要向佈施者說謝謝?反而還要對你說:「怎麼這麼久才來還
?」請問,這是合理嗎?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走在路上,突然有一部車沖過來,撞到前面的人,早不撞、晚不撞,就
在這個時候撞上。路上的行人那麼多,誰都不撞,偏偏就撞他!而走在前面的這個人,沒被
別的車撞,偏偏就被這一輛車撞!按照傳統的 kamma(業)來說,這一定是前輩子註定的事
。如果真是這樣,撞人的是討債,被撞的是還債。那麼試問:撞人的駕駛者有罪、沒有罪?
當然沒罪!因為討債怎麼會有罪呢?而還債也是應該的啊!所以被撞的可憐、不可憐?當然
不可憐!這就是宿命論啊!請問:這種觀點合理嗎?
在 佛陀以前,印度的 kamma(業),說的就是「宿命業報論」。這種宿命論的意思是什麼
?它認為現在都是由過去的 kamma(業)決定。這種教說會造成什麼後果呢?做惡事沒有罪
過,行善事沒有功德。因為你做了好事,就是表示是你欠人家,註定該由你還;你作了對不
起對方的事,就是表示是他欠你,註定你應該向他討債。如此一來,世間就沒有所謂的善、
惡!因為都只是討債、還債而已。諸位明白嗎?如果「宿命業報論」是真實,我們只要躺著
就好,反正註定要死,就會死;註定不死,就不會死。註定這一生開悟,不用修就會開悟;
註定不會開悟,再怎麼努力修也不會開悟。你何必浪費時間的認真聽法、學法,反正一切都
註定好了,不用修了!這個就是宿命論。這種宿命式的 kamma(業)的說法,是荒謬的理論
。 佛陀不承認「宿命業報論」。
佛陀提出了另外一種 kamma(業)的思想。為什麼還是講 kamma 呢?因為尊重原來的傳統
,用原來傳統的 kamma 用詞,但是 佛陀賦予以新的解釋。這就像佛教之前的耆那教,耆那
教也講 nibbāna(涅盤),可是耆那教的涅盤是指「ātman(神我)獨存的永恆存在」。
釋迦佛陀不承認這種「永恆、不變的存在」,但是 佛陀也講 nibbāna,是將耆那教所謂「
永恆獨存」的 nibbāna 涅盤,賦予全新的解釋。Kamma與 nibbāna, 釋迦佛陀都延用原
來傳統的用詞,用詞是傳統的,可是解釋、說明是全新的,是完全的不同。佛教講的是「因
緣法」,這是佛法的核心教法,釋迦佛陀就是用「因緣法」重新的解釋 kamma 跟nibbāna
。
用因緣重新解釋 kamma(業),是怎樣的說法呢?請大家注意聽!因緣的意思是指:在關係
當中影響的一種情況。眼前的一切,是在什麼樣的關係及影響當中呢?這可分為三方面來說
:一、眼前的一切正在過去(現前之前)的影響當中;二、眼前的一切,在當前個人的身、
口、意作為的影響當中;三、眼前的一切,在個人以外的外在的環境及人、事、物的影響當
中。是影響而不是決定!決定就變成「宿命論」。
這就像三個人抬一張桌子,每個人都在出力,其中任何的一個人抬的高、低與快、慢,都會
影響另外二個人。同樣的,任何一個人抬的高、低與快、慢,也是受其他二個人的影響。諸
位聽得懂嗎?在三個人抬一張桌子下,當中任何一人既影響其他二個人,也受其他二個人的
影響。高或低、快或慢,或是出力的大小、輕重,既影響其他二個人,也受其他二個人的影
響。所以,眼前的一切是在「過去」、「現前的個人(身、口、意作為)」、「現前外在的
環境」等三方面的相互影響中呈現著。
在這三方面的影響當中,呈現出「相互的關係」:「過去」與「現前個人(身、口、意作為
)」影響著「現前外在的環境」;「過去」與「現前外在的環境」也影響著「現前個 人(
身、口、意作為)」;特別要注意的:「現前個人(身、口、意作為)」與「現前外在的環
境」的相互影響,也影響了「現在之前的一切,對於現前的影響表現」。
舉一個例子來說:眼前這罐牛奶,是你昨天買回家。現在這罐牛奶你已經打開了,不能退貨
。表示「過去」不能改變、重來或消除了,這就是現實。現在把牛奶倒出來喝,你發現味道
不好,但是你已經買了、打開了、不能退貨了,不能消除昨天已買這罐「味道不好的牛奶」
的事實,這是「現在」的事實。雖然這罐牛奶不能退,是不是決定:你現在一定要喝這種味
道的牛奶呢?有沒有「決定性」呢?事實上沒有「決定性」!我們既然發現味道不好,現在
可以做些什麼呢?我們可以動手加點柳橙汁!這可改變什麼呢?可以「影響昨天買回的牛奶
的味道」。這個柳橙是從外面買回來的,是外面生產的,是外在環境形成出來的。我們以用
柳橙汁(外在環境)影響昨天買來的牛奶的味道,可是柳橙汁不是你作的,而是從外面買回
來,是現在的。所以,「現在的你(現前身、口、意作為)」把「現前外在環境的柳橙汁」
倒入「過去買的牛奶」中,就可以影響「牛奶在現在的味道」。請問:在現在,你喝的這杯
牛奶,味道是什麼呢?它受昨天買的那罐牛奶的影響,受現在外面拿來的柳橙味道的影響,
受現在你加柳橙汁多或少的影響,才形成現前這杯「柳橙牛奶的味道」,這個就是現在的業
報,這就是「因緣性的業報」,而不是宿命決定的業報。
因此,佛教雖然講 Kamma,卻不是印度宿命論的 Kamma。宿命論的 Kamma,佛教不承認,那
是沒有的事! 釋迦佛陀講的Kamma是因緣性的,是「過去」、「現前的個人(身、口、意作
為)」、「現前外在的環境」等影響中的呈現,是「影響」,不是「決定」。從因緣性的觀
點來看 Kamma,才是佛教可以承認的 Kamma,宿命式的 Kamma(業),我們不能接受!
現在請問諸位,如果是「過去」、「現前的個人(身、口、意作為)」、「現前外在的環境
」,三方面的影響,才形成的現在的狀況。請問現在的狀況是「自生」,還是「緣生」?是
緣生!所以稱為「緣生法」。請問「緣生」的現在狀況是固定呢?還是變動?是不定、轉變
!這就稱為「無常」。因為是因緣性,因緣性的 Kamma(業)則無常(不定)。沒有確定性
!
因緣性的現起(緣生法 paticcasamuppanna, dhamma),是不是由過去「決定」現在?或是
現在的個人「決定」現在?或是現前外在的環境「決定」現在?沒有「決定性」!所以佛說
「緣生法(因緣性的現起)」則「非我」,這就稱為「無我」。沒有能夠決定的力量!能決
定就像一神教的 God!沒有!所以佛教說因緣性的現起(緣生法),則為無常、無我(破除
永恆、確定、決定等妄見)。這種因緣性的現起,我們才稱為「因緣所生法」。如果是宿命
式的業報,就不是因緣所生法了。諸位明白了嗎?
佛陀講因緣性的現起(緣生法),還有印度宿命式的 Kamma 業報,對人們的生活來說,有
什麼影響和差別呢?如果是宿命式的業報觀,人們就會覺得:現在所發生的一切的痛苦,都
要逆來順受,只能全部的忍耐下來,並且要服從所有現在的一切遭遇,需要obey,既不可以
也不能抵抗,因為理所當然的應該要這樣。這種生活的態度,會讓人們面對現實的困境時,
缺乏改變的意願及動力,會讓人不自覺的變得非常的消極、頹廢,以致一事無成。誰最喜歡
這種宿命論呢?自古以來就是社會上一些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利益的人,最喜歡這種宿命論
。為什麼呢?這表示採用不當的手段,讓你痛苦而得到利益,卻可以告訴你,這是命中註定
的事,你需要接受,不能反抗。聽得懂嗎?這是過去封建時代的帝王、貴族,或社會動盪不
安時代的強豪、土霸,最喜歡的信仰,因為善良的民眾被不公義壓在底下,卻一心的相信:
「這是我命中註定的」。
宿命論是誰的信仰呢?是奴隸的信仰!因為這種信仰會把正常人變成奴隸。人們受制於宿命
論的想法、情感及面對生活的態度,當面對困難、面對種種不公不義的事情時,不僅不會提
出異議及反思,還會像奴隸一樣的服從跟接受。更可悲的是,人們在承受「不公不義」及「
迫害」時,還會告訴自己:「這是應該的!我不應該抵抗,因為是命中註定。我應該作得更
好,才能讓來生更好。」請問這像不像奴隸?因此,當年印度民族在雅利安人統治的種姓制
度下,激起反婆羅門教及雅利安至上的奧義書思潮,就是適應了被雅利安種姓所奴役的印度
民族。
佛陀告訴我們因緣法,用因緣性的 kamma,修正宿命式的 kamma,絕不是讓我們做奴隸。
佛陀教導我們的是:現在之前,我們沒有辦法否定或消除(delete),我們不能否定或消除
發生於現在以前的事,但是我們可以在現在好好的努力,並且關心社會及環境,透過現前身
、口、意的改變,還有現在外在環境的改變,就可以影響我們「無法否定的過去」對現在的
影響。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個人現在的努力、對外在環境的關心與改變,然後改變現在的遭
遇。我們可以向不當的事情(包括現前不當的身、口、意,以及外在不當的環境、不義的對
待)說 NO!雖然過去做錯的事情,現在可以對自己說:「我可以改變!我可以變得更好!
」這是智慧的、勇敢的、前進的、進步的表現!絕不是奴隸。
諸位朋友!你要的是宿命式的業報,或者是因緣性的業報呢?你認為哪一種符合事實?哪一
種只是信仰而已?你認為呢?這裡有一個重點,我們深信:過去不能否定,但是可以經由現
在個人的努力,以及現在外在環境的改變,來改變過去對現在的影響,讓我們現前的人生及
生活的環境,就在現前可以更好。我們深信這件事,這是勇敢的、這是積極的、這是奮進的
,並且也是智慧的人生。
反之,如果我們相信宿命的業報,認為一切都是「註定」。那麼,相信的人就會變得很軟弱
,碰到困難,或碰到別人用不當的方式對待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退縮,會將自己的懦弱,隱
藏在「噢!是前輩子註定」的不當信仰底下,既欺騙自己,也不敢勇敢的面對問題。
諸位朋友!面對現實人生,你們需要正確的、健康的生活智慧,並且更要記得一件事:我們
現在的作為必會影響外在的環境,現在的外在環境也必會影響我們現在的處境。所以一個人
不要只關心自己,也要關心環境。因為關心環境就能幫助自己。如此,自己會更好,環境也
會更好,而過去的影響也能轉向好的一面。這才是一個正常的、健全的現代公民應該有的認
識及生活。
諸位朋友! 釋迦佛陀關心的,不是人們有沒有相信他;佛法要告訴諸位的,也不是讓你成
為佛教徒。真正的重點是要讓你在人生當中能夠更好,能更健全的活在人生的道路上。諸位
朋友!現在不是「由過去決定」的發生,過去並沒有「決定」現在;現在也沒有「決定」未
來,過去只是「影響」現在,只是「影響」而已!現在也只是「影響」未來而已!其他的,
還要看現在我們的努力,以及在努力的當中,環境與個人作為的相互影響、變化,所以「緣
生法」則無常。
釋迦佛陀教導因緣法,讓我們明白:現在的修行,並不會「決定」:將來會是在什麼時候開
悟或解脫;不會有任何人知道、或確定:我們將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開悟或解脫,即使是
釋迦佛陀也不會知道。這不是 釋迦佛陀智慧不及,所以不知道未來確定發生的事,而是因
為現實是「因緣生」,緣生的現實就是如此,無有人們妄想的確定及決定,所以說無常(不
定)。世間是因緣影響的呈現,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確定「現在之後會發生什麼事」。「百分
之百的確定」是不可能的事,最多也只能說「有可能怎麼樣!」但是絕對不可能是「一定會
怎麼樣!」這是不可能。 釋迦佛陀就是因為有因緣智慧,所以不會告訴我們:「你將會在
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開悟、解脫、證菩提。」我再說一遍, 釋迦佛陀就是因為具有因緣智
慧,所以告訴我們,沒有人會知道你將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開悟、解脫、證菩提。沒有人
知道這件事情,是因為世間緣生,因為這是事實!
佛教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 釋迦佛陀在尚未成佛的過去世,曾經被某一個佛授記,預先告
知:在往後的多久多久時間以後,將會在什麼地方成佛,稱為何等名號。這個故事原本是講
給相信宿命論的印度人聽,向相信宿命論的印度人講解因緣法,多數聽不懂,也不容易信受
,講解宿命式的故事,容易相信。這樣的說法,會讓相信宿命的印度人覺得 釋迦佛陀很偉
大,因為他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被確定會成佛,並且在何時、何處成佛。這是後世佛教
的布教師,為了讓相信宿命論的印度人崇拜 釋迦佛陀,編造出來的故事寓言,只是傳教的
技巧而已。這就好像化妝術,在臉上塗粉、畫腮紅,看起來氣色會比較好,穿上高跟鞋看起
來會比較高,就好像鄰家小女孩化妝以後,變得像個大明星一樣!只是這樣而已。因為一般
人崇拜偉人,相信宿命的印度人,就是崇拜理想型、神化型的聖人,那是古時印度社會的現
況。因此,在 釋迦佛陀滅後的百年內,後世佛弟子替 釋迦佛陀編了許多「宿命式的過去生
故事」,但這些都不是 釋迦佛陀的親說,只是出自後世布教師的編造而附於佛說罷了!
我們不需要反對這些美麗的故事,因為即使在現在的時代,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需要美麗的、
理想的聖人,要不然他們不會相信 Buddha。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普普通通的人,這是因
為這些人的智慧不夠,所以佛教需要一點關於 釋迦佛陀的神話。但是社會上還有許多有智
慧的人,為了利益引化有智的人,當然更需要智慧的佛法。現在的重點是:你是需要神化、
明星的佛陀呢?或者你重視真正有智慧的佛法呢?這由你判斷及抉擇!在師父的內心是這樣
看: 釋迦佛陀的智慧比長相更光明、更莊嚴!
最後借用幾分鐘時間,向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釋迦佛陀入滅二個月後,佛教舉行第一
次的經典結集,歷時三個月,時間是西元前約 387 年。「第一次結集」的時候,阿難陀代
表大眾集出了「經法」,優波離代表大眾集出了「律戒」。
「第一次結集」以後,佛教的僧團就分成兩大師承的系統:一、以「經法」為重心的阿難
系
,二、以「律戒」為主的優波離系。阿難系與優波離系的發展,到了佛滅百一十六年之後
,
因為優波離系的毗舍離僧團提出「五惡見事」,阿難系僧團與優波離系僧團為此而對立、
分
裂。從此以後,佛教的僧團分裂了。在西元一世紀前後,佛教在印度分裂成為十八派。雖
然
有十八派,可是還是兩大師承系統:阿難系與優波離系。優波離系又包含兩大部系,一派
是
大眾部,另一派稱為分別說部,分別說部就是現在的南傳佛教系統。維持正統經法的阿難
系
僧團,在西元前二世紀末葉分裂、變質,西元後六世紀初破滅、隱沒於世。
阿難系、優波離系分裂以後,兩系的思想、信仰、教法有很大的不同,彼此對立不能和合
。
尤其是分派以後,佛教流傳的說法變得更亂,彼此各說各話。造成後世的佛弟子,聽了這
麼
多「對立不能和合」的法,也不知道誰對、誰錯。很多人還認為說的都對,根基如此就學
這
個,根基那樣就學那個,大家都對!事實上,這些派別教說,彼此都是不合,怎麼會都對
呢
?
諸位法友內心一定很納悶─師父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依那一派為主呢?不!都不是!我不
依那一派為主,我向大家介紹的不是十八派中任何一派的說法。我們不講部派!向大家介紹
的是依阿難系及優波離系傳誦的經典中,屬於最古老部份的經法,也即是「第一次結集」集
成的經法。師父是將兩邊共傳的最古老的經法,加以對照異、同。在對照當中,發現有一部
分是相同的說法,但有一部分是不同的立場。這些不同的部份,是分派以後各自傳出來的傳
誦;而相同的部份,多數就是還沒有分派以前共同的說法,少數是後世部派間共融的「部義
」。可確定的是,這些還沒有分派以前共同的說法,就是「第一次經典結集」的說法,代表
了 釋迦佛陀在世的說法。
======
https://goo.gl/yCNrzn 隨佛法師10/26(四) 19:00在台大有一個公益講座,
演講題目 「成功快樂過此生」
有興趣的板友可參考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