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viaggiatore (▁音)》之銘言:
: ※ 引述《PRME (我被水桶拉)》之銘言:
: : (之後會討論資本主義和宗教本質上是差不多的東西)
: : 社會秩序一建成的時候,就有人開始爬階,
: : 想要達成上位者的擁有權柄,這是人的本能,
: : 就資本主義來說,上位者就是有錢人,下位者就是窮人,
: : 以馬克思的語言來說,上位者就是資產階級,下位者就是無產階級,
: : 上位者一定會用盡方法,阻止下位者爬上去,
: 馬克斯對資本主義的認識以現在眼光來看有點淺薄,
: 他受限於時代,後面的世界經濟發展根本沒看到。
: 世界上多數國家管經濟的人幾乎沒在用馬克斯那套,
: 而標榜馬克斯主義的國家也在上個世紀紛紛捨棄他的理論。
: 以為中國還在馬克斯嗎?連中國都陽奉陰違資本主義的不得了。
: 而中國現在如果19大之後要退回馬克斯列寧那套,
: 我等著看會破敗到什麼程度。
: 有個情況是資本家希望集團的眾人累積一定的財產,
: 才能讓他的客群變大,如果眾人一直處在貧困狀態,
: 那資本家的東西也賣不太出去。
: 這個觀念是讓台灣經濟起飛的重要推手,
: 美國因為這樣的想法,在東亞出錢扶植了三個戰後的虛弱政體,
: 一個是韓國,一個是台灣,一個是菲律賓。
: 菲律賓那個好像有點失敗。台灣因為美國大力協助受惠,
: 變成已開發國家,也讓美國有許多利益可賺,不管是軍購還是提供晶圓等等。
: 並不一定在上位者會打壓剝削經濟弱勢的群眾,
: 中國的一帶一路也是有點想效仿美國砸錢給弱國,在未來獲取利益的模式。
: : 可能資本家結合政客給予優惠的法律,聰明的資本家利用資本來賺錢,他連睡覺也在賺,
: : 這個就是階級鬥爭,上位者在利用權柄鞏固其地位。
: : 後來社會發展一段時間之後,階層差距越來越大,導致於一出生就決定了你的階層,
: : 這就是階級命定論,許多政二代,富二代,當然也有窮二代,只是沒人會吹捧窮二代,
: : 當階級矛盾擴大到非常大的時候,會有少許附有魅力的個人宣揚新的信仰,
: : 例如,納粹的希特勒,俄國的列寧,...等等
: : 集結了許多原本下位者向上位者展開鬥爭,一舉把原來的上位者打成下位者,
: : 新的社會秩序體系,又展開了,一直一直的重複。
: : 馬克思說了: 迄今為止所有存在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史。
: 馬克斯對歷史的認識也蠻淺薄的,如果你的知識範圍不限於中共只想讓你看的。
: 歷史並不全然是階級鬥爭,有各種複雜的合作與競爭模式存在。
1.
馬克思很早就理解到,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不斷改變,也曾預言全球化等現象
對於當代馬克思主義者來說,問題是資本主義仍依照以前方式不斷運行
而從全球範圍來看,資本集中度和侵略性有增無減,工人數量也不斷增加
今日,財富權力分配不均、帝國主義戰爭、嚴重剝削、強權控制他國等現象未曾減少
或許馬克思沒機會見到的是,資本主義學會用技術方法安撫、分化民眾
但如果把馬克思視為資本主義的知音,認定馬克思已經過時似乎還早了點
2.
馬克思並不相信烏托邦,他的共產主義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的生產力上
因此,他曾經非常樂觀地認為,普遍選舉能根本上動搖資本主義的統治基礎
也曾相信在英國、荷蘭、美國等國家,終究能以和平方式實現社會主義
相對地,許多人提到的中國、蘇聯經驗,並非馬克思理想中的社會發展
馬克思未曾想過在貧困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能在一個國家單獨實現
偏偏弔詭的是,最容易孕育革命的地方偏偏是革命最難以為繼的地方
3.
馬克思所謂的歷史,是指重大事件發展意義上的歷史足跡,而非所有事件的總和
儘管階級鬥爭並非馬克思首創,但也指出人類社會歷史是由各種分化衝突構成
從中,馬克思提出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及各階級爭奪剩餘價值的觀點
藉由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論點,才能理解到階級鬥爭為何是爭奪剩餘價值的鬥爭
這並非是馬克思不知道人類會合作競爭,而是他認為生產力將推動人類關係的改變
而直到人類剩餘價值足夠分配(如資本主義制度的生產)前,關係上的鬥爭便會持續下去
4.
馬克思當然不是完美無缺,他未能詳細說明部分論點,也曾修正過自己的論點
但問題在於,馬克思未能解決、見到的問題,當下人就更有必要做出準確的補充
在某種程度上,捨棄馬克思的部分理念(如列寧、毛澤東、阿爾都塞、後馬克思主義所做的)可能是必須的
至於國際水準、受馬克思影響的人不曾少過,只挑21世紀過世、尚存的來講:
德希達、布迪厄、布希亞、鮑曼、哈貝馬斯、詹明信、拉克勞、哈維、阿甘本、巴迪歐、洪席耶、齊澤克、柄谷行人
這些人的著作等身、個別關注重點也不一樣,但能說明馬克思主義仍有活力
而在咱們的鬼島,陳映真的左統和史明的左獨應該是最著名的兩派
學院部分,中山大學有相關的推廣,藝術界則有王墨林、黃孫權等人
更別說許多學者、知識分子則是以進步名義,暗中吸收馬克思主義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