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agisaK (na)》之銘言:
: 當初趁著網路崛起賺一波
: 然後介面就以前那樣放爛在那邊
: 雅虎露天也是差不多
: 然後現在來了一個使用介面跟系統屌打的
: 就在那邊哭說對方燒錢
: 跟那些旅遊業不是一樣嗎
: 說人變少了賺不到錢
: 然後只會用過往的模式來營業
: 而且你過去在台灣大家用這麼久
: 以前從台灣人身上賺的錢呢?怎麼只會在那邊哭?
: 不會想辦法整個系統砍掉重練嗎
: PCHOME是不是老人老企業的縮影?
其實企業規模一大 都會出現決策慢半拍或與消費者脫節的情況
你說公司這麼多人,主管一大堆 每個磨練出來講數字 講市場頭頭是道
如果講話稍微有漏洞 豈不被釘翻
主管在這行十來年經驗,免不了以自身經驗看市場 看消費者
如果沒定時 定期去民間走走 在天上會了解問題嗎??
你說在會議中會在意消費者感受嗎 ? 不會
大企業又走變化這麼這麼快的電商
基本上你有甚麼強大的技術後盾支撐嗎
目前看來只有物流方面 有實體的支撐做到6~24hr到貨
其他軟體方面似乎被大眾念到不行,表示企業主一貫思維
可以用就好,我用沒問題啊 幹嘛花錢投資
片面修改與供應商合約的訊息,促銷成本算你頭上 也不和你通知
這種轉嫁成本作法,就找不到其他方式cost down只能砍上下游而已
相信內部一定有人有好創意,但看來高層永遠選擇安穩的作法
也部會去嘗試其他價值創造的路
如果是我來主導
大概先分拆部門 精簡平扁化
硬體物流繼續搞,搞個像快取寶 東西送過去定點 消費者自行定點取貨也來玩看看
另加強軟體介面 網站和APP UI消費者貼近感受
搞個AR 虛擬貨品比照片有趣多了吧 投資技術分享讓商家免費用如何
行銷強化本土優勢,避開成本殺價 打擊假貨等不良賣家等評價系統 做區隔
雖然可能失去可觀市場, 但清楚的定位和資源配置 才是商業長久經營之道
隨便想也許多方式吧 商業經營不會只有簡單數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