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azabee (Wazabee)
2017-10-27 17:55:25#文長 手機排版請見諒
本魯大學時在亞洲某國家當過半年交換生,因為是國際生,身邊歐洲、非洲、中東、北南
西北亞的朋友都有。
大家的印象都是 亞洲人(其實只有黃種人)超愛用手機的,超愛拍照,愛打卡,愛用社
群網站。
我個人到特別的地方也會想要拍照打卡,然後手機就收起來了,也不是會一直重新整理fo
llow讚數跟留言的那種。
這樣的用手機頻率還是常常被其他朋友開玩笑「喔對,妳是亞洲人嘛!」
對了,我離開台灣那年大概是台灣FB最盛行的時候,大家還會發文,IG也很正熱絡。
我自己也是手機沒帶不會怎樣的人。
而交換時,其他美國之外的外國朋友不一定有FB,有也沒在用,常常手機沒帶也壓根忘記
充電,不然就是手機沒有上網功能。
所以跟朋友出去玩時,我手機也很少拿出來,至少吃飯聊天一定不會放桌上。
回台灣第一天,路上遇到一群朋友就一起去喝飲料。他們坐下來就開始玩刀塔。
嘴巴也是很熱烈在聊天,只是眼睛盯著手機。
我當初好不習慣喔.. 還好兩三個月後我也學會做捷運要滑手機了,不然真格格不入。
幾年後,我去歐洲住了一年,在那邊有朋友,朋友的家人也很照顧,所以我很幸運得非常
融入當地。
這時候因為留學非常孤單,所以蠻常用手機跟親友聯絡,也很愛拍照給爸媽報平安。
當時台灣用手機的情況是長輩圖泛濫好一陣子了,網路上一堆假新聞,不管什麼意見一定
會有人在下面嘴,XX社會事件過後就會有一堆「XX事件告訴台灣人的10件事」的文章出來
。IG上大家也開始潛水了。
歐洲的fb大概就拿來辦party統計人數用的,很少歐洲人發文。年長者會用電腦、手機、
平板,但大多只用來查資料;大學或上大學前的人,除了亞裔或yellow-fever 有在用社
群軟體之外,其他歐洲人頂多用whatsapp聯絡事情。(當然歐洲也是一堆無聊騙廣告費的
假新聞網站啦,但我沒看過人點讚、留言或分享)
經過那一年
我又習慣沒手機的生活(反正在外面網路信號爛,費用又高)
習慣跟朋友或朋友的家人吃飯的時候一起聊天,一起看電視嘴新聞,假日找家餐廳,吃完
一起散步逛逛。
好不容易回台灣後,我回到家,有好多好多事想跟爸媽說,
但爸媽現在好像比較喜歡滑手機了。
我家因為爸媽以前工作回家時間不固定,所以沒有一起開動的習慣,現在爸媽退休了,大
家都在家,卻也沒有一起吃飯..
餓了自己找飯吃,自己一個人配手機吃。
家人A在客廳滑手機,家人B在書房滑手機,家人C在餐桌前滑手機。有時我忙完想陪家人
聊聊天,他們盯著手機,好像對手機裡的東西比較有興趣。
我以前在外縣市念書久久回來一次。
以前我們會一起聊天的,不管內容我喜不喜歡,我都想聽,我想知道你們最近過得怎麼樣
,在關注什麼,有沒有去哪裡玩。我在聊天時也不斷讓爸媽知道我有能力照顧自己,我長
大了,你們不用擔心。
但現在,媽媽只會聽信什麼加什麼對心血管好(一定是從網路流言來的)要我吃奇怪的東
西,爸爸對某些社會議題有太偏頗或太詳細的資訊(一定藍媒或綠媒寫的)繼續對社會失
望。
爸媽對媒體識讀不了解,就算知道也不自覺被洗腦......
變得好令人失望
也許是我自己不夠有趣吧?手機裡面的東西比較吸引人?還是我把我想說的話line給你,
你會比較想聽呢?
你們的手機裡,到底有什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