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賴揆:盼一例一休修法速審查通過

作者: shinbird (爆肝就要喝愛肝)   2017-11-04 21:10:46
※ 引述《askaleroux (Falcon)》之銘言:
: 有進步的經濟策略,才有進步的勞工政策
: 或者在說得更明白一點,真的有實力有競爭力不容易被取代的產業
: 這種產業下的勞工才能脫離這種血汗,收入才能跟上勞力的付出
: 誇張點來說也就是蘋果跟鴻海這樣的差別
: 今天民進黨背叛勞工,或許從他的經濟方向能看出一些端倪
: 現在大家都知道,民進黨除了統獨立場與國民黨相異以外
: 在經濟上跟國民黨是同樣的右派資方政黨
: 經濟套路走不出新自由主義的把戲,而對於實際的創新之上是策略貧乏
: 台灣兩個最大的政黨,似乎都沒有能力帶台灣走出困境,至少目前我看起來是沒有。
: 例如所謂新南向政策,我一直在想過為什麼不是新北向,新東向,而是新南向?
: 日韓市場不好嗎?歐美人消費力不比東南亞嗎?
: 日韓歐美有想說一定要往哪裡發展才有出路嗎?
: 有實力是全世界都能去,不只東南亞不只中國
: 原因很簡單,所謂新南向政策,不過是要台商到東南亞設廠
: 用東南亞廉價的勞工,依循舊有的經濟模式,去除的只是中國因素而已
: 政府說要南向,我還真不知道台灣往南有什麼優勢?膚色優勢?語言優勢?
: 日本在東南亞插旗不知道多久了,當新加坡還是其他東亞強國吃素的?
: 就台灣想要往南,別的國家都沒來過,好像找到一塊新大陸一樣
: 如果實力強,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何必一定要往南。
: 然後期待簽那幾個FTA台灣就會一飛衝天
: 本質上也不會改變台灣的競爭力本身的問題,不過是向下競爭最後回到平衡
: 新自由主義本就是建立在強國對弱國的剝削之上,台灣是強國嗎?拿什麼跟人家談?
: 競爭力不足的產業通常就是砍成本,第一刀就砍勞工薪水或增加工時
: 但因為製造業佔台灣GDP之重
: 政府為了選票可能又要再給多一點補助,結果排擠其他產業
: 壓榨更多勞力,換取那個能夠選舉時候拿來說嘴的GDP
: 而實際的競爭力完全沒有增加
: 至於GDP的增加完全沒有回饋到勞工身上,薪水不會漲,這又是另外一篇故事。
: 話說回來,個人覺得
: 台灣最大的經濟困境來自於短視缺乏創新
: 以及在核心競爭力上長年缺乏累積
: 這個東西讓台灣在各種領域陷入困境,不知道各位鄉民同不同意
: 在電子電腦產業
: 除了IC設計公司與台積電的製程以外。
: 台灣身為後進國,企業多年來或是拼裝
: 或是買技術買機台然後快速量產
: 這樣的模式在中國崛起,快速複製,
: 且台灣的勞力與成本不再是優勢之後受到嚴重挑戰
: 但是大部分台灣的公司都在吃老本,走老路
: 希望過去的成功模式可以延續,而大部分也缺乏研發
: 台灣老闆也不愛研發,尤其是前瞻的研發,
: 因為這種研發可能三五年都沒有成果,最後可能會失敗
: 但如果三年之內無法獲利的東西,大概提出來都會被打槍
: 台灣某大廠的實驗室只能拼裝出一些自己都不想買的東西也不意外
: 就算研發了,也大多數是比較後期的研發,無法從源頭拉開距離。
: 因為基礎研究在台灣完全不受重視,導致在基礎的競爭力上就被甩開數十年。
: 而基礎研發強盛的國家,就是那些先進國
: 他們能在紮實的基礎研究之上培育更多先進的技術
: 而台灣最後還是只能乖乖去買技術,買專利,受人牽制。
: 在全球的科技業分工體系之下,我們只能拿上游公司吃完的
: 而在體系中的版圖正在一步一步被蠶食鯨吞取代
: 只有少部份的台灣公司真的做出創新
: 嘗試做過去台灣沒做的事情,而他們在這波全球化
: 當中沒有落敗,站了起來。
: 演藝產業拿韓國來看更是清楚,當韓國演藝產業已經全面升級
: 台灣的藝人好像除了中國以外沒有其他市場可以去,那些說台灣市場小人口少的人
: 始終無法解釋為什麼韓國演藝產業如此成功揮軍世界
: 那些包裝,行銷,訓練,都是長年累積起來的
: 尤其是電影的拍攝,在技術與累積上都已經是亞洲的前幾名。
: 台灣的綜藝還在談話節目還在抄人家創新的東西,還抄半套
: 戲劇就算近年有些許佳作,仍然乏善可陳
: 遊戲產業台灣曾經是僅次於美日的第三大
: 結果兩千年後停止研發一個瘋狂代理,敗掉所有優勢跟競爭力
: 那些曾經的大公司,橘子,智冠,就是帶頭墮落的元凶,
: 讓曾經會是台灣新星產業的遊戲業在成長期就夭折
: 講這些,大家都知道講到爛了
: 那政府的責任在哪裡?用一個公司的角度很難做出什麼事情或是有什麼巨大影響
: 這就是國家力量的重要,但政府要做的難道是給水電優惠給租稅優惠這些事情而已嗎?
: 政府最需要的就是訂定方向用國家的力量往前推動
: 要推動適合台灣的產業,也不要讓認真的產業單打獨鬥孤立無援
: 看到台塑在越南被罰成智障了嗎?
: 這種對環境有巨大破壞的公司是這樣,反觀日月光呢?
: 對於亞洲水泥的作法,民進黨是什麼態度大家也已經很清楚了
: 如果經濟的成長代價是永遠的傷害與污染,沒人想要,這種經濟模式大家都想擺脫
: 結果台灣政府過去以來則是極力護航這些企業,擁護這種經濟發展方法
: 亞洲矽谷是另一個值得說例子,整個案子講得很漂亮
: 好像很會,在桃園又要大興土木蓋場館。請問新創最需要的四本柱
: 資金、市場、技術、人才
: 到位了嗎?
: 隨便質詢就破洞百出,為什麼要叫做矽谷?
: 這亞洲矽谷是要吸引誰來投資?他們為什麼要來?
: 定位又是什麼?為什麼不是深圳中關村當亞洲矽谷
: 為什麼不是有Google育成中心進駐的韓國首爾江南區當矽谷?
: 忽略實際上矽谷之所以為矽谷,是因為矽谷的挑戰文化,是美國的教育文化
: 是美國對先端基礎研究的堅持,周遭大學的教育成功,才有矽谷的催生。
: 不去對教育的根本做改變,做好環境,鼓勵投資,做進步的法規
: 鼓勵先進研究,鼓勵那些新創的公司,
: 結果只看到了矽谷成功的表象就企圖從表象複製,缺乏事實的基礎到最後還是會失敗。
: 說到這裡
: 我總覺得台灣就是缺乏那些產業文化的養成
: 例如德國的技職文化讓德國的精密機械世界翹楚
: 美國的駭客文化,讓許多軟體方面新創的東西都從美國誕生,失敗了再挑戰
: 日本的職人文化,讓他們想要把每個產業都做得盡善盡美(當然最近好像醜聞不斷)
: 我們台灣好像沒有類似這樣的文化,好像只想抄別人家的東西
: 好像抄,複製,就是我們的文化
: 可惜那些東西是抄也只是抄到皮,最基本的精神沒有學到,沒辦法有根深蒂固的影響
: 發展出適合台灣不斷深耕發展的產業文化。
: 或許會有人說,台灣就市場小人口少
: 但我不認為是市場不夠,更不是人口太少
: 而是我們的能力不足以去開拓那些市場
: 北歐五國的人口總合
: 差不多也就是台灣的2300萬而已
: 不過他們的諾貝爾得獎人數是多了個去
: 收入也不是台灣能企及,所以國家大小與人數並不是決定的因素
: 只是為什麼他們能夠不斷挑戰過去不可能的東西
: 不只是過去長遠的累積,更是信念
: 對進步價值的重視,例如環境永續發展,以人為本的勞工政策
: 對社會人文的關懷,等等
: 而對進步價值的重視也將帶來對國家正向循環的創新
: 例如丹麥在反核與經濟上的雙贏,北歐四國在清潔能源技術上的外銷都是值得台灣借鏡
: 我在2014年投了民進黨一票,那時候我在東京
: 蔡英文來東京演講,說了很多創新的東西,要讓年輕人找到回家的路,我相信了
: 所以長期我對民進黨的期許是他能在基本的教育上著手
: 畢竟所有的問題到最後都是人的問題
: 人的問題要靠教育長期解決,解決了才有可能建立上面說的那些創新文化
: 結束短視近利的價值觀。
: 僵化的考試教育體系與社會價值觀
: 難以出現創新思維的人才,或是讓真的人才被埋沒
: 這樣的現象顯現在各種產業,包括體育在內。
: 短期我希望民進黨能夠支援鼓勵創新,做進步的法規
: 創新並不局限於電子科技業,軟體業,酪農,農業,服飾,影視音樂都是
: 大企業是很難創新的,尤其是台灣的老闆,還要面對台灣的股東,過去曾經成功的包袱
: 此外還要鼓勵基礎研究,把錢用在刀口
: 別再像過去出一堆追求KPI實際只是追求指標沒有實際影響的案子
: 用國家力量去推動產業最基本的東西,讓產官學的落差縮小,
: 只是民進黨在上述這些有什麼具體明顯的政策
: 我是真的還沒有看到,總覺得是社會推一步,民進黨才要走一步
: 而在勞工政策上面,民進黨是真的沒有想要讓惡化減少
: 反而讓這樣狀況繼續惡化,甚至把加班當成是一種恩惠
: 民主進步黨的進步二字,是當之有愧
: 一個有競爭力的公司不會虧待他的員工
: 一個有進步價值的政府不會坐視那些無良的公司壓榨勞工
: 好吧,講了那麼多,好像很消極,關於台灣沒有自主競爭力這塊
: 積極的說法就是,至少從我們工作的場域開始做起,從自己開始做改變
: 或許有一天,這些小小的改變與堅持的力量聚集起來
: 會累積在某個時間點變成質變,畢竟也有很多台灣人正在打拼扭轉困境
: 只是民進黨現在讓我覺得他們並不是上來改革
: 而是本身也是必須被改革的一群,或許台灣需要新的政治力量崛起
: 我個人不是什麼經濟系畢業
: 不過是個理工宅,說那麼多就是來PTT找大神討鞭討論,希望台灣經濟能夠更好
: 個人認為台灣經濟困境在於缺乏競爭力,缺乏自主能力
: 想走過去的老路都只是治標不治本,不做本質提升自我強化的可笑手段
: 在這種脈絡下的民進黨,跟大多數我們台灣人的通病一樣,短視近利
: 短視近利的經濟政策不會是進步的,要複製的是過去失敗邏輯
: 沒有進步價值的經濟策略,本來就不可能有進步的勞工政策
: 甚至比國民黨還退步,我想也不意外。
說真的很好,但其實這就是台灣的通病,
不,應該是大小企業甚至是政府的文化,
好像是認為只要打造一個計畫,或是推一個人出來,
就可以扭轉整個情勢,而不是把遊戲規則與走向制定好。
台灣喜歡代工文化,這其實也不能算是錯,
只是代工的毛利永遠不可能比得上自有品牌的利益大。
為什麼?因為代工有被取代性,但台灣就是一窩蜂的只想走代工,
原因?進入門檻相對創造自有品來的低,時間短,投入金額短回收快。
台灣就是愛賺快錢啊。
但要作代工其實也是可以,那你要走的方向就是要很明確,
代工你就是要作到你的取代性很低,
有不可被其它代工廠搶單的技術或規模,
人家品牌商只能下單給你,但台灣有嗎?
台灣人最壞的就是急性子,覺得輸在起跑點就是輸了,
結果我們一開始把韓國巴假的巴到後面遠遠的,
但後來他們根柢打好了,就換我們看不到人家的車尾燈了。
現在想要迎頭趕上也不可能,除非他們摔倒。
當然一定會有人說,你這些都是講幹話,
老生常談,誰不會講?
幹,提出方法來解決啊。
我還真的有辦法可以解決,但我的方法都是短期無法見效,
而是要像韓國一樣看長看遠,可能要二、三十年,
甚至半個世紀,一個世紀後才會見效的。
那就是想辦法打造讓年輕人願意留下來為這片土地耕耘的環境,
建全勞工資度,讓年輕人能夠買房生兒育女,看得到未來,
有前景有念想。
然後慢慢建全我們下代的德育、美育等,因為未來文化輸出強的國家
才會真的強盛,就像美日中韓無一不在打造輸出他國家自己的文化,
這就叫文化產業衝擊。
然後這樣還不保證一定能成功喔,因為台灣已經起步太慢,
人家的基礎都打好了,除非他們再摔跤,不然我們不可能超過他們。
那幹嘛還要拼,還要轉型?
因為現在不拼不轉,台灣就準備等著被泰國、印尼等國家超過去吧,
到時候換我們輸出年輕人去給人家當台勞、台傭了。
不過也不一定啦,以台灣目前的生育力來看,大概也沒得輸出了。
作者: IHD (終於要等到時空變異了嗎?)   2017-11-04 21:12:00
有吧 台GG不就是代工嗎? 還不是被文組看不起 士人為王啊
作者: ian90911 (xopowo)   2017-11-04 21:14:00
可是不是全台都能進台gg啊
作者: IHD (終於要等到時空變異了嗎?)   2017-11-04 21:17:00
當然啊 能當士人 誰要當台GG 這是文化的問題啊 無解 奴才組啊
作者: zanns (苞可摸 GO)   2017-11-04 21:21:00
你虎爛的吧?韓國年輕人痛苦指數有比台灣低??
作者: IHD (終於要等到時空變異了嗎?)   2017-11-04 21:25:00
臺灣又沒差 有自助餐 就不需要看生育率了啊 不是一樣 平等嗎?韓國不是不敢吃這道自助餐嗎? 沒有也是正常 哪來的少? 沒少啊
作者: lucifer648 (超殺路西法)   2017-11-04 21:26:00
老闆表示:關我屁事 台灣爛了我就去國外投資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