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軟體業為什麼搞不起來

作者: capita (小明)   2017-11-05 17:43:01
※ 引述《wawi2 (@@)》之銘言:
: 在美國 cs完勝其他理工科系
: 在台灣 電機掛帥 但是資工好歹也在理工科系前三
: 論人才應該也不缺
: 為什麼台灣軟體業相較於電機IC產業卻落後許多
: 有沒有相關的八卦?
因為台灣還沒有進化到現代社會。我們有現代社會的外表,卻還沒有現代
社會的文化內涵,也沒有符合資本主義精神的工匠文化或商業自主意識,
只有手工業等級的小商販意識和依附性格的投機文化。
所以做各種小商販都有機會成功,做代理商、外商子公司,及需要人脈、
黑道、政治、財團關係的高度依附型事業也能成功。
碰到創新和品質優先、自主經營、有品牌意識的現代商業環境,那就需要
天上掉下來的機會,加上浸染先進社會觀念的外來強者,或有反省能力的
天生企業家。
小富即安的情況,在台灣社會的所有產業裡都看得到,軟體業自然也沒有
例外,甚至賺錢就先內鬥,賺錢就先享樂,但這個產業是不能這樣玩的。
硬體業的興起是天上掉下來的機會,PC 興起這一波之後,還是一樣回歸
台灣人做生意本來的小商販樣貌,低利求存壓榨員工,自以為國際大廠,
但商業觀念跟做早餐店沒有兩樣。
台灣軟體業沒有連接到對品質有要求的主流市場,沒有人在後面要求符合
品質才能出貨的結果,就是對研發毫不在乎,再怎麼號稱搞研發,都是在
趕著出貨做更多爛產品,技術革新和使用者體驗什麼的,誰會在乎?
不要說年輕人就不一樣,PTT 這個系統修修補補用了 20 年,還不是很會
講說這樣真的很好用,不用革新。當年還是我第一個喊 BBS 十萬人上線
改變台灣,大家漸漸有了增加同時上線人數的目標,達成之後效果也真的
出來了。可是然後還要做什麼,有誰知道?
另外那時學術網路限制 ICQ, 也是我出來說不要只會謾罵,應該化危機為
轉機,於是就讓資迅人搞出 CICQ, 他們順勢完成一系列商業操作,於是
台灣有人拿到了國際的創投資金,好像拿到了連接國際主流市場的門票,
於是台灣也就有了網路泡沫前的虛幻榮景。
但那時大家總共拿了幾百億的錢,誰真的好好地去做有國際水準的東西?
幾乎全都是想上 NASDAQ 撈一票就走。
結果到頭來還不如先前就拿到國際資本的趨勢和友立。
我老爸最愛罵我開一堆公司,賺的錢全都丟到水裡了,從來不拿錢回家,
看到我就要講某人的小孩在大公司拿了一堆專利,然後用公司的獎金買了
房子和跑車。
我同學出國做軟體業二十年,回來也是買房子和跑車,其他什麼都不做。
就算是在這一行賺到錢的人,也沒有人想要拿去投資什麼,或實現自己的
技術夢想,都是先買房子和跑車再說,而且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樣才對。
於是現在喊創新喊得最大聲的,反而是沒技術背景的富二代,就因為覺得
做這個很酷。
少數在台灣還拚命做技術的,甚至一堆都是僑生。還有一些很拚的,結果
目標就只是進入大公司,或是幫助別人得到大公司的肯定。
這就是台灣的文化,不思進取,開公司和搞技術的,還不是全都一個樣。
台灣人就是這樣的格局,這樣的夢想,這樣做什麼軟體業啊?
現在台灣軟體界根本一堆宗教,Google 教、Github 教、Scrum 教、某某
程式語言教,還有新的 AI 教,大家光是關注教內新聞和讚揚我教就飽了,
關心如何做出有用的產品,都不是自己的事,平常上班只是工作,工時和
福利比較重要,其實也真的早就沒人關心台灣軟體業的發展了。
總之要嘛改變自己的小富則安心態,要嘛引入國際的產業壓力,不然的話
台灣有多少人才都沒有用。
同樣的話在二十年前我就洗腦過很多人,不過顯然沒有用,除非哪天有人
超級成功,才會爆發一窩蜂的潮流,到時又滿地都是一心追求創新的資深
大老了。
我知道我在開地圖砲,我知道我也沒有比較好,失敗紀錄比誰都更多更慘,
但我就是期待有人可以真的做出什麼改變什麼,好好打我的臉。
作者: benomy (Benomy)   2017-11-05 17:46:00
推一個
作者: jackace (inevitable......)   2017-11-05 17:46:00
說到骨子裡去了
作者: attotsai (Att)   2017-11-05 17:48:00
作者: slfpi (C牛)   2017-11-05 17:50:00
強者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