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自由時報
2.完整新聞標題:閩南語課綱審議 名稱未改惹議/本土社團盼課綱改為「臺語文」對結果失望、憤慨
3.完整新聞連結: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151348
4.完整新聞內文:
106-11-13〔記者林曉雲/臺北報導〕
課審大會昨天完成十二年國教閩南語課綱審議,成大臺文系教授、臺灣羅馬字協會理事長、臺灣南社副社長蔣為文直批,本土社團曾拜會教育部長潘文忠反映,「閩南語」具有侮辱、貶抑之意,侵害臺灣人權,但昨天依然通過馬英九版本,潘文忠只肯改歷史領域,語文領域卻完全不肯改,跟馬英九執政沒有兩樣,讓本土社團非常遺憾、失望和憤慨。
包括臺灣羅馬字協會、臺灣南社、臺文筆會、臺越文化協會、成大臺灣語文測驗中心等聲明認為,「閩南語」具有侮辱、貶抑之意。蔣為文表示,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及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之解說,閩南語的「閩」字是蛇種、野蠻民族的意思,具有對中國福建南部地區的先住民及其後代歧視的意涵,聯合國於卅七年公布《世界人權宣言》宣示人人生而平等,不應受任何歧視,教育部如果認同種族平等,就不應再使用具有侮辱性質的閩南語名稱,本土社團在馬政府召開的公聽會中曾強烈表達反對,換成小英執政後,特別拜會教育部長潘文忠希望改掉「閩
南語課綱」名稱,改為臺語文或開放各界討論出更好的名稱,結果卻仍照案通過。
主張羅馬字應從小一開始學習
蔣為文也表示,本土社團主張羅馬字應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學習,比照新住民語文課綱及原住民族語文課綱,況且從國小到高中,臺灣學生被迫必修中國語文每週平均約五到六節課,英文約三節,但臺灣本土語文卻只有國小、每週一節課,使臺語文教育權受侵害。
國教署:領綱依循總綱架構名稱
國教署長邱乾國說明,領綱是依循總綱架構的名稱,閩南語課綱是十二年國教總綱已確定,但閩南語在「閱讀跟寫作」的學習表現要求,有提早到第一學習階段(國小一年級)。
此外,十二年國教課綱延後一年到一○八年上路,目前課審大會審議完成的領域課綱占比不到一半,十一月廿六日將接續審議客家語課綱、原住民語課綱、新住民語課綱、技高(高職)國語文課綱選文等等,邱乾國表示,考量教科書編輯、審定與選用,最晚在明年七月要全審完,過程中會逐一發布。至於高職國文十四篇古典選文首度將「紅樓夢」、「清代臺灣鐵路買票收費章程」和「臺煤減稅片」選為推薦選文,目前尚在研修小組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