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haichonburi (Hello 你好嗎 衷心感謝)》之銘言:
: ※ 引述《showgo (goboy)》之銘言:
: : 華視新聞
: : 新ㄧ代的台北工專,強調學用合一動腦也動手,採用一徒二師制,
: : 每個學生有一個學院導師,還有一個企業導師,企業導師由台北工專的校友領軍,
: : 像是億光電子董事長葉寅夫,
: : http://news.cts.com.tw/cts/general/201711/201711131899528.html
葉寅夫 2008 年,公司都還沒開始虧錢,就率先喊出
共體時艱、放無薪假
請這種人當企業導師,台灣國各位未來的國家蛀蟲有福了...
: 北工畢業後的當時有另一條路就是念二技(北工當時沒二技)
: 念二技時打工機會與拿獎學金的機會比較多(有很多業界學長回饋)
: 如果能上國立的二技 經濟環境不好的也能考慮繼續念
: 當時二技最好的學校就是國立工業技術學院(台科大前身)
早年國立五專是給一些讀書不很行,或家境不寬裕,想早日就業的人去考的.
在技術密集的年代,你雖然考上縣市第一志願,但沒把握能考上國立大學,
那去唸北工、雄工或者雲工,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會有一點優勢.
9x 年如果運氣好,進了聯電或 gg,搞不好你十年前已經退休了也說不定.
後來廣設大學,專校升格,台灣經濟變成資本密集,五專就變成歷史了.
最早二技是不能畢業直接考的,必須離開學校兩年,就業後再考,
因此五專畢業的,最快通常是當完兵以後才考.
因此最一般的做法,還是插大二(國立)、大三(私立),
當然少數天賦異稟的,會在解鎖成就後直接考研所.
現在企業在靠杯大學與業界有落差,很大責任是
過去幾任教育部長應該在電視前切腹自殺謝罪
如果五專仍在,那企業要靠杯的對象就會是五專,而不是教出一堆廢物文組的大學了.
作者: drigo 2017-11-15 03:36:00
台灣教育真的是笑話, 過去15年技職為了升科大, 把五專二專停招, 再停招二技, 只全招四技, 現在又走回頭路招五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