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873992?from=udn-relatednews_ch2
台灣陷入「葉克膜經濟」 該怎麼辦?
分享留言列印
2017-12-14 06:05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即時報導
「大陸就是台灣經濟的葉克膜,不依賴不行,依賴也不行」。中研院學者林宗弘指出,過
去台灣企業看上大陸低廉勞動力,形成「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現在台灣前五百大集團
三分之一產值來自大陸,一部分灌回台灣,造成GDP「虛胖」,但其實台灣實質薪資停滯
。
他說,大陸對台灣經濟來說就像「葉克膜」,接著大陸進行體外循環,「我們不知道能不
能拔管,不用會死,但是拔管也是很大的挑戰」。
至於政府推動新南向就能解決問題?林宗弘指出,如果只是沿用海外低廉勞動力生產的舊
模式,「新南向只是再換一台葉克膜機器」,將重蹈大陸經驗覆轍,企業產值與本土經濟
脫鉤問題依然存在。
林宗弘說,早期台灣的外銷、GDP(國內生產毛額)與薪資,三個指標成長趨勢一致,但
「近年三條線卻岔開來了」:「外銷與GDP脫鉤,GDP又再與薪資脫鉤」,他認為,海外生
產模式就是造成的主因之一,使本地低端勞工跟大陸競爭。
統計顯示,台灣前五百大集團有三分之一產值來自大陸,在大陸雇用的勞動力也比台灣多
出一點七倍。據林宗弘團隊整理的資料,2013年,台灣五百大集團在中國大陸的營收淨額
已突破十兆台幣,在大陸雇用員工數超過250萬人,遠高於台灣雇用人數150萬人。
英國金融時報13日報導,台灣經濟與美國科技巨擘蘋果的股價密不可分,想了解出口導向
的台灣出口表現如何,查蘋果股價也能知道,因為台灣電子產品出口年增率與蘋果股價年
增率關聯密切。但外表光鮮的背後,台灣多數業者只能分到殘羹剩飯。
學者研究發現,台灣多數企業規模越來越大,但毛利率獲利指標等卻下降,顯示一味擴大
規模只是為了殺價搶單,把對手擠出市場,並非以創新模式取得更大利潤。
林宗弘團隊建議,政府制定政策時,應該先搞清楚近年出口、GDP、薪資都脫勾,不要制
定錯誤政策,不然台灣本土員工薪資很難有希望提升。
經濟奇蹟典範不再 現在不是「愛拚才會贏」 創新才會贏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婦產科就沒生意了嗎?有一家婦幼診所與基因公司合作,提供孕婦
產前染色體篩檢技術及APP服務,創造一條龍式的母胎兒醫學服務,結果接生數比台大醫
院還多。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宗弘說,即使環境惡化,創新還是會有贏家。政府應該調
整體制及策略,重新掌握數據資料,推動創新、以Smart Push(智慧推動政策)取代過去
的Big Push(大推動政策)來發展國家政策,避免資源錯置。
林宗弘指出,出口導向、Big Push式的發展國家政策、中小企業網絡等過去的奇蹟典範,
現在來看是理解錯誤或早就已不合時宜。當經濟體穩定成熟了,已非「愛拚才會贏」的青
春期,用調動低工資、低水電價、解決五缺等生產要素等舊藥方達到成長,最多只有二、
三年的效用,最後還是要面對創新的問題。
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也認為,過去的成長模式已經不切合現在的環境。若企業
投資海外賺更多、或對台灣沒新信心,減稅、增加勞動彈性化也沒用。
「產業政策要更細緻化」,找出台灣市場已篩選過的優勢產業、隱形冠軍,再創造有利的
環境。
就像足球雖是公認最賺錢的運動,難道我們也要來推足球?林宗弘舉例說,羽球才是我們
的強項,台灣羽球人口遠高於足球,可以引進新的教練,蓋練習場、球場、培養人力、提
供資訊等,政府應在既有的優勢上發展,而非競逐其他國際上當紅的產業。
就像台灣在機械、汽車零組件表現出色,政府卻花資源在補貼不具競爭力的整車生產,必
要性值得檢討。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斐宇建議,政府應透過工研院等公共研發機構延伸在地的
供應鏈、重組和串連不同網絡,孕育整體制度,而非揀選特定的企業贏家,以防止創新與
學習網絡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