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eetcat (貓科絕對時間)》之銘言:
: 如題啊 每次看到他的文 都會有很多人推
: 每次都會先叫你聽首歌 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 可是看來看去 又總覺得都是廢話 找不到重點
: 記得之前看過某雜誌專訪 他好像有女友 或者已經結婚的樣子
: 也出了感情書
: 可是啊 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吧
: 人有百百種 你也只是透過網友的文字描述 再用文字描述 告訴他你的想法
: 如果真的這麼厲害 那也不會有一堆情殺 或者為情所困的新聞了 大家都來找他就好啦
: 而且 他是換過幾個女友啊? 不然好像每個女人都很懂?
: 有的話 我會覺得他眼光有問題 或者他實際跟人相處有問題
: 不然不會一直換吧?
: 就像一個人一直換工作 大家都會覺得 那個人可能選工作的眼光 或者工作態度有問題一樣
: 沒換過 很穩定?
: 那你感情這麼穩定 你又真的知道人家遇到問題時 是痛苦在哪裡嗎?
: 你心理學很厲害? 那我去找心理系畢業的學生聊 不是更厲害?
: 所以 小生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他? 他是哪裡厲害了?
台灣人特性就是如此 不喜歡看知識類的書
覺得那種書太硬 看起來很累
上班已經很累了 不想再為難自己之類的一堆理由
所以在台灣書店裡擺放最顯眼位置的
永遠都不會是知識類的書 因為很難賣
而賣的最好是哪種書? 自我安慰類的
書中內容講的都是一堆你已經知道的東西
只是來個換句話說而已
看起來輕鬆不費力
又有一種被安慰、被鼓勵的感覺
事實上 那都是假象
看完那種書 完全學不到什麼
看的時候熱血沸騰 看完以後又回到原點
到了明天還是日復一日 繼續同樣的生活模式
說穿了 看那種書根本浪費時間 就是想賺你的錢而已
這也是台灣的悲哀
認真寫的有深度的書賣不出去
寫些討好的、軟性的、言情的 反而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