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zball (QQ)》之銘言:
: ...不是核爆炸 而是核外洩事故 這種事故汙染範圍跟影響時間都非常巨大
: 目前核分裂發電 就發電連鎖反應控制的特性就很難做到本質安全
: 一旦反應失控 核分裂連鎖反應下就會造成爐心掩體損毀輻射外洩
: (像核融合反應 不只核融合產生能量更大 失控就只會停止核融合過程 安全性高多了)
: 這種高危險度風險管控一般都是
: 1. 設計足夠備存安全系統 確保整體安全失效機率低到一定程度
: 2. 機率再低也無法保證不會發生 所以對於不可承受災害管控
這是零風險論
我不知有甚麼好討論的
: 一般都是規劃足夠疏散範圍 確保核外洩災害發生至少能有傷害管控
: 問題就在於早期台灣核電廠核外洩疏散範圍 都只規劃5公里
: 但是就目前核災案例來看 疏散範圍畫到20公里都是有可能的
核災對人體的影響
就在於輻射線的劑量多寡
而輻射線的劑量必須要考慮當地的地形與風向狀況
不該用一句"畫到20km都是有可能"來模糊帶過
今天該畫多少就該畫多少不是?
要確認這點
不正是應該由我們的反核政府提出第三公正方的報告出來
才能昭公信?
事實上以零風險的要求看
就算沒有核電廠
核廢料場一樣具有核災的可能性
拿出科學實證爆告作為法規依據才合理
福島地勢多平原
而台灣核電廠附近多山脈丘陵
拿著福島核災就要硬套台灣
其實沒有道理
: 而目前台灣核一核二核四在20公里半徑下都畫到台北市都會區百萬人口地帶
: 一旦發生嚴重核外洩
: 知情的人 包含柯文哲都知道根本無法在48小時疏散時間內疏散掉這麼多人口
所以這三年來
柯文哲與朱立倫以及中央蔡英文賴清德等
一干反核人士
到底對此作出甚麼改革與貢獻了?
無法在48hr撤離這麼多人
那到底具體能撤離多少人?
政府有沒有公開給大家知道?
要花多少成本,才能增加多少人?
政府有沒有告訴民眾?
我之前曾經看過台北市的防災報告
在郝龍斌時代有議員質詢
事後府方的檢討
是建立公車客運等大車的調度
據說可以增加數千人的人次運量
很低沒錯
但人家有作了
請問蔡賴柯朱作了啥?
現在台灣的核災撤離制度
完全沒有任何改善空間了嗎?
如前述
沒有核電廠,核廢料本身就不是零風險
既然如此關心此點
那麼拿出具體數據出來
不要跟之前土壤液化區一樣
吵一下現在又全部裝死當沒事了
: 所以只要核一核二核四嚴重核外洩事故發生 大台北跟市民直接GG
我想問
到底是GG甚麼?
你前面說48hr撤離
但福島核災日本政府撤離範圍是連續數天提高的
福島方圓20km處到底有多少微西弗?
提高了多少罹癌風險?
Meltdown: Despite the Fear, the Health Risks from the Fukushima Accident Are
Minimal
https://goo.gl/45htrW
今天核災又不是天然氣爆炸或者是海嘯
只要在被波及非死即傷
雖然核災本身不是甚麼好東西
絕對對人體有傷害
但我實在不了解GG是甚麼意思?
且北部大台北地區主要是金融服務與電子業
並不是農業聚集區
就出口來看
誰會在意金融服務與電子零組件當地是否發生過核災?
: 所以目前有公安跟風險管控的人都會反對核一核二核四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不信有公安與風險管控的人
會提出零風險的概念
另外,核三沒差嗎?
: 當然台灣目前能源環境還是很需要核能發電來補足 我也很贊成台灣有新核能發電
: 只是現階段要找到足夠合適安全的設置場所 在小小台灣是有困難的
: 只是對於核安問題 請台灣人最起碼有最基礎的認識 知道目前問題跟困難所在
: 而不是糾結在核電廠會不會爆炸這種鳥問題上...
這段我認同
也希望多點人出來澄清這點
核電廠本身不會出現核爆
但有可能會氫氣爆炸
但氫氣爆炸危害不在爆炸本身
而是可能讓輻射外洩
但即便外洩
人民也不需要過於恐慌
沒有立即致死性的危害
且在第一時間,
待在家裡水泥建築的防護性
比自己跑出去來得好多
柯文哲當年講出台大醫院無法應付
其實本身就是錯的
放射線要達到急性輻射中毒
距離要很近,照射量要很大
且電廠三公里內是禁建區
除了現場台電人員外
遠在20公里外照射微量輻射
是要去台大醫院幹啥?
我不懂
柯文哲也沒說
如果就福島事件來看
要擠醫院的
都是火災、海嘯與車禍的患者
我認為即便要討論核災因應問題
也該確認好方向與問題的核心
否則高智商的人一樣會搞不清楚狀況而講錯
我期待如果真得要討論核能存廢
政府應該要主辦多場公聽會與辯論會
將所有資訊公開放在網路上
最後進行公投
讓人民自己去選擇
由此
我再度招換ZM產經能源大師出來帶領號召
我絕對到現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