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在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
區,歷史上是德意志統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
在18、19世紀,自腓特烈登基後開始逐漸對周邊國家進行侵略及擴張,普魯士
的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教育質素高而聞名於世。
且後在俾斯麥上台後,即著手策劃德意志統一大業。
俾斯麥主張建立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普魯士在1864年和1866年
先後在普丹戰爭中擊敗丹麥和在普奧戰爭中擊敗奧地利,並在1870年領導北德
意志邦聯及南方的德意志諸邦,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
18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魯士王
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
由於普魯士擁有德意志帝國2/3的人口和3/5的領土,並且在軍事、經濟、工業等
方面遠遠超過帝國內其他歐洲王國、公國,因此德意志帝國成為普魯士王國的擴
大版。
各邦國享有內政和財政的自治,但將外交、軍事、海關等權力交給德意志帝國中
央政府。普魯士歷史從此併入德意志帝國歷史。
以上出至維基。
相較於當時歐洲其他亂糟糟的狀況,當時的普魯士是不是最不魯的國家?
普魯士是19世紀歐洲最不魯的國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