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中央通訊社
2.完整新聞標題:印尼族群多元面臨共存挑戰
3.完整新聞內文:
印尼近年經濟起飛,而社會穩定是推動經濟成長的關鍵之一,不過,回顧2017年及展望未
來,印尼多元族群間的包容及和諧共處,仍是須努力的課題。
2015年起,印尼經濟成長率維持在5%以上,已邁入消費市場快速成長階段。國際貨幣基金
(IMF)預估,印尼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於2018年達4000美元。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自上任以來,推動多項大型基礎建設,並實施16套經濟
振興方案,藉此鬆綁投資限制,鼓勵外資進軍印尼。
社會穩定攸關經濟發展,而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吹皺印尼社會和諧一池春水的最大事件
就是雅加達正副省長選舉。
身兼「基督徒」及「華裔」雙重少數族群身分的鍾萬學在連任選戰中敗下陣來,並因褻瀆
宗教案遭判刑兩年,引發外界憂心印尼強硬派穆斯林日益壯大, 成為印尼維持多元包容
社會的隱憂。
更甚者,宗教風波並未劃下句點。今年8月,東爪哇一座關公像遭穆斯林團體蓋白布抗議
並且要求拆除。穆斯林團體提出許多負面評論,包括有民眾懷疑這座關公像是華人掌控印
尼政府的象徵。
抗議團體成員迪迪克(Didik Muadi)表示,這座關公像不屬於印尼,因為這位中國將軍
對印尼奮鬥建國沒有任何貢獻;他主張,關聖廟可以建造大型關公像,但必須是建在廟裡
面,不是在廟外的土地上,他們要求政府拆除關公像。
上述團體抗議連連,但土班縣當地民眾對於關公像似沒有異議。
土班縣議員阿布(Abu Cholifah)表示,土班縣民眾不認為關公像有什麼問題。他們不是
在關公像落成時才知道此事,而是在建造時就一直知情,尤其是生活在周邊的民眾對此都
沒有意見。
印尼人權團體憂心,印尼激進穆斯林近來崛起,其中針對華人及基督徒等少數族群的爭議
事件頻傳,反映出強硬派穆斯林的勢力日益壯大。
反關公像風波也被解讀成印尼強硬派穆斯林利用宗教文化作為政治武器,進一步壯大聲勢
的表現。
雅加達自由撰稿記者蘇堤萬(Setiawan Liu)認為,反關公像風波是強硬派穆斯林趁勝追
擊、爭奪話語權的表現,不論在政治、社會,甚至是文化領域上,強硬派穆斯林都要爭取
主導權。
印尼星洲日報也曾分析,印尼一些極端組織以宗教作為政治武器,這也顯示,極端組織已
開始在印尼社會生根。
印尼憲法允許人們宗教信仰自由,但過去印尼政府只承認6個宗教,即伊斯蘭、基督教、
天主教、印度教、佛教以及孔教(儒教),而且每個人都必須在身分證的宗教欄填寫宗教
信仰,人民不可以沒有信仰。
上述6個官方承認的宗教信仰,並未涵蓋印尼各地不同族群的信仰,即使有民眾因為宗教
信仰不是上述6個宗教之一,而在身分證的宗教欄留白,也會因此飽受歧視,有些官員甚
至因而不願核發身分證,並指控這些民眾是無神論者。
憲法法院大法官薩爾迪(Saldi Isra)日前裁決,印尼「人口管理法」限制民眾只能宣示
自己的宗教信仰為國家承認的6種宗教之一,這不符合1945年訂定的憲法。
憲法法院這項裁決,被主張宗教自由的人士視為一大勝利,也希望這樣的判決能夠引領印
尼在司法判決廢除褻瀆法令的規定,因為褻瀆法令造成對伊斯蘭少數教派「阿赫邁底亞」
(Ahmadiyah)等宗教族群的迫害。
如同長期觀察印尼社會發展的當地媒體評論員邱烈豐所說,明年印尼是地方選舉年,外界
憂心衝突及對立再起,他呼籲,印尼唯有真正朝向不同族群包容、和諧共處,經濟成長也
好,政治改革也好,也才能永續發展。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12310057-1.aspx
5.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