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魯在看上一代的相親或者認識
因為早期女性工作的較少,一般都會要求
1.男性要有ok的工作,ex:大公司、醫牙、教授等等,i.e.有上進心
2.如果有房子當然更好,不然那時候有存款工作幾年也蠻多可以買房,i.e.有安全感
所以早期的男性因為受父權價值觀影響,因此要負責上進心和安全感的責任,因而較多女性會扮演小女人的角色
但隨著時代進步,女性要求兩性平等,這也合理,不過既然女性覺得女性有不輸男性的賺錢能力,為何還是要求要有上進心以及安全感
這些也是父權價值的衍生物,如果覺得父權是沙文主義,不是應該連這些也一起放棄嗎,或者女性自己努力來獲得上進心以及安全感,怎麼似乎還是有許多獨立的女性要求這兩項
這讓小魯實在有點難理解,是否有人能說明一下
P.S.猜測等一下可能有人就會說,有這兩項又獨立的女性很多,只是你沒遇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