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indward (瘋風)》之銘言:
: 我發現很多人推文搞不懂高捷跟北捷當初的財務結構哪裡不同(反正能酸就好)
: 高捷當初是用BOT蓋成的 裡面有部分是民間出資所以還要負擔折舊和利息
民間出資很小一部分
但是這麼小一部分出資的股東卻擁有優先承攬工程的權力
等蓋完這些股東出的資金差不多都拗回來了吧?
: 這部分一年要多支出20億以上
: 有人說資產轉移到高雄市政府 讓政府多負債一百多億
: 但是這做法就回歸跟北捷一樣的財務結構 就變成全政府(中央+地方)出資
但是你自己又忘記上面說的
高捷有著北捷沒有的民間股東
本來嘛高捷如果跟北捷一樣全政府出資那不管是賺是賠政府之間自己處理好就好
反正高雄人渾身是膽
債多不愁怎麼會怕政府倒?
欠錢的人最大沒聽過嗎?
可是現在高捷的作法是把債務轉給政府
帳面上就忽然清空沒有負債了呢
然後接下來只要有盈餘(至於是怎麼算出來的盈餘... 恩 你懂的)
民間股東就忽然通通可以跳出來分潤了呢
挖屋~~~~~~~~~~~~~~~~~~~~~~~~~~~~~~~~~~~~~~~~~~~~~~~~~~~~~~~~~~~~~~~~~~~~~~
高雄果然不愧是預計十年內會只剩下老人跟殯儀館的城市
這種玩法都搞得出來
主政者還有種出自傳告訴大家自己有多____
市民還自我感覺幸福
真的是豪棒棒壓
: 若說高捷這負債全民買單 北捷早就從興建就100%全民買單了
同上
負債既然相同
那獲利呢?
: 當北捷前五年每年只要一塊租金 高捷前五年要多花百億
: 搭乘人數不如北捷卻比北捷多負擔不少成本 虧損就是必然
問題是你怎麼不敢說北捷把百億成本打上去
把帳攤開來還是各種屌打高雄?
: 如果北捷這麼賺 當初環狀線也有考慮bot最後還不是發現沒賺頭又回歸政府自行興建
: 有人說一年上繳四千多萬那負債何時才能還完這想法更無知
我們換個角度想
商人做生意就是要賺錢
如果真的都無法從中獲利
這些"民間資金"當初怎麼會願意投入高捷成為股東?
: 依照北捷上繳重置基金的金額 看一看也要好幾百年才還得完他的興建金額吧
: 而且重置基金是之後車輛汰換等用途 基本上全世界蓋捷運沒人在算回本錢啦
是阿是阿
一種是能撐下去的虧
一種是撐不下去的虧
同樣是虧正常人會選哪一個?
當然是選撐不下去的虧阿
有見過大象死了以後被鬣狗一口一口一口一口分而食之的嗎?
恩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 ※ 引述《oylq2000 (oylq2000)》之銘言:
: : 媒體來源:自由時報
: : 新聞標題:高捷傳去年盈餘破億 清光虧損
: : 新聞內文:
: : 提撥近四千萬回饋金給市府
: :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高雄捷運新年捷報!傳出去年連續第二年盈餘,且首度破億元
: : ,不但清光累積虧損四千九百餘萬元,還能提撥近四千萬元回饋金給高雄市政府。
: : 高雄捷運傳出去年連續第二年盈餘,圖為高捷車站跨年人潮(記者王榮祥攝)
: : 高雄捷運總經理賀新對此回應相當謹慎,強調需等三月財報出爐,才能確認整體收益;但
: : 他也初步證實,去年盈餘應該會比前年七千四百餘萬元多些,感謝民眾、市府、議會的支
: : 持,高捷團隊會繼續努力。
: : 以軌道議題為主軸的知名臉書粉絲團「高雄點」,近期回應某網友對高捷財務質疑時透露
: : ,高捷經營成本約廿億元,去年營收則有廿一億元,還能提撥盈餘回饋金四千萬元給高雄
: : 市政府。
: : 市府說明,由於高捷經營初期需承擔資產折舊、利息等龐大費用,一度瀕臨破產;為挽救
: : 高捷,雙方於民國一○二年修約,高捷將機電資產提前移轉市府,市府增加一百七十餘億
: : 元債務,高捷則承諾後續有盈餘時,每年盈餘需提撥五十%回饋給市府。
: : 高捷於民國一○四年財務結算時,帳面首度出現九千一百餘萬元盈餘,但當年有捷運平準
: : 基金挹注,高捷嚴格認定這盈餘「不夠純」;一○五年依規定(前年有盈餘)不能申請基
: : 金,年底結算有七千四百餘萬元,才是首度「盈餘」。
: : 運量持續成長 去年增幅約1%
: : 近幾年高捷營運狀況穩定成長,加上業外收入(土地開發、技術服務等)持續獲益,財務
: : 狀況明顯改善,去年底即傳出連續第二年盈餘,且把前幾年累積虧損共四千九百餘萬元全
: : 數清償,但高捷考量外界觀感與財報未出爐,對相關訊息相當低調。
: : 高捷運量持續成長,去年日均運量約十七萬四千餘人次,比前年十七萬二千餘人次增加二
: : 千餘、增幅約一%。
: : 新聞連結: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65146
: : 這帳面好漂亮
: : 跟機捷有得拼
: : 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