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較一般性的情況討論
歐洲
1.藍卡(註1)的標準是37000歐元,就算用台幣:歐元=1:36計算,大約台幣133萬/年
2.然後歐洲大國,德法等稅率都在40%以上甚至更多,133的60%大約是台幣80萬,要拿台幣80萬在歐洲生活其實不容易,畢竟物價也是台北的1.5-2倍
或許有人說,可以拿高薪,問題現在歐洲失業率這麼高,有高薪不先給本國或者歐盟的人,優先給外國也不太合理
美國
1.如果在工作機會較高的矽谷,10萬美金,30%先貢獻給美國政府,然後灣區的房租較多在美金1000-1500或更多,一年至少要台幣36萬,美國物價大約台灣1.5倍
2.如果考慮台幣:美金用1:30計算
剩下7成可支配所得,300*0.7=210
210-36(租金)=174(台幣),
如果再考慮飲食的支出還會增加成本,而且美國要負擔養車費用,大眾運輸工具或計程車、uber也比台灣貴
台幣150萬的,在台灣房租(<10萬)和稅20%扣完,和10萬美金實際領到的差距大約在50萬內,但還未考量飲食的差異以及未來子女就學的學區問題
不過當然美國如果是頂尖人才的薪水還是比台灣可觀許多,如果你是那一位的話,但考量到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其實要跳也沒那麼容易,因此薪水高不一定比較容易存
此外,和家人、朋友的相處大家都沒計價但其實會影響心情以及表現
附上東北亞的韓國對照
韓國
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