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文青工作在台北才有三萬 在中南部沒有
我朋友在中南部才24k
在中南部工作反而更少文藝邀約呢!哼
周芷萱
青貧那題很多人的解決方案是:那就不要住台北啊。而且這樣主張的人目前為止只有少數是比較善意的提出,大部分都用一種你在台北工作你活該的態度在講這句話。從臉書到部落格文章下面都有這種人。
有一些產業,就真的在台北才有辦法找、才有辦法有好的發展,你一開始想從事這些行業,一定得從台北開始。不只是工作機會比較多,對於一個新人來說才有可能進入這個產業,也是從台北開始你在工作之外補充相關資訊、參與整個業界社群的活動比較容易。例如:出版、藝文、數位行銷、電商、電視電影、廣告、醫療藥品研發(歡迎補充,我只寫得出來我比較知道的XD)。不要跟我吵這些工作南部也有,當然也有,我知道。但我南部出版社上班的朋友就是拿24k,比台北我已經覺得很雷的出版社26-28k就是少,而且工作的選擇更少。
我其實也有受不了台北,搬到其他縣市的朋友偷偷抱怨過,離開了台北,參與藝文活動的機會少很多,做為一個藝文相關的自由工作者,他其實有點擔心自己脫節。我自己的工作常常邀請講師,邀講師的時候交通費是一大問題(一般有良知的公定價就是高鐵來回),如果在經費有限的狀況下,辦在台北的活動大部分時候,就是會優先邀請住在台北的講師。如果你是講師這種自由工作者,你住的地方也會影響你受邀的可能。(當然,你很紅的話不會影響可能也不在乎受影響,不過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事業剛起步的人吧)
什麼?你說文青自己愛選這些產業活該?台北沒房子就不要選這些產業?那這不就是出生地決定論,你在哪裡出生就決定了你未來的產業選擇,這在現代社會合理嗎XD(自問自答)而且如果真的是這樣,你能怪家長們擠著買台北房嗎?因為有能力的家長想給小孩可以選擇產業的未來啊。
明明就是整體台灣社會的結構性問題,政策上的累積錯誤導致資源跟各項發展都擠在台北,是政府忽略了區域發展均衡的問題,讓今天區域發展不均的惡果要由台灣年輕人承受,結果居然一堆人的邏輯是「你自己要在台北工作的活該」。
檢討節流不夠、檢討沒開源、檢討住的地方、檢討生活品質、檢討他們的產業選擇,檢討想要的生活方式、檢討整個人生期待跟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不檢討政府、不檢討政策、不檢討產業發展歷史、不檢討這個高教貶值的時代出了什麼問題、不檢討為什麼這些產業老闆都要把公司開在台北(這時候就知道聚集經濟的重要性了)、不檢討一切問題的源頭。
我真想問你們為什麼對政府應該要解決的社會問題這麼寬容,對其實沒什麼選擇的個人如此殘忍?
另外,一直有人說中南部多便宜又多便宜,我還在等朋友給我他的收支,先附上別人做的調查。「台中市、高雄市的月平均花費分別是20,281元、21,191元」(厭世代調查:https://goo.gl/4r7cjK)
https://www.facebook.com/sherry.chou.twfm/posts/155720725769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