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4387/
鯖魚媽二月要生寶寶,大家趕快來抓?你沒聽錯,真的有漁民想這麼做!
文/林愛龍(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執行長,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
鯖魚媽二月要生寶寶囉,大家趕快來抓?!趕快去抓肥美的大肚媽媽魚?你沒聽錯,真的
有漁民想這麼做!
緣木求魚的示範
每年一月開始,到春末五月,在台灣宜蘭蘇澳外海6到12浬處,有片以北方澳岬上老燈塔
俗稱「紅火心」而命名的海域,來了成群的鯖魚媽媽們,一個個大著肚子臨盆產卵,海洋
演奏著生生不息的樂章。
然而,因撈捕能力強大而被法規限制在12浬之外才能捕魚的100噸以上大型燈火漁船組,
過去幾年,看著100噸以下的燈火船組在12浬內抓得不亦樂乎,眼紅睡不著覺,從2017年
入秋以來,不斷吵著要政府讓他們每年一月到四月,也可以合法進入12浬內的鯖魚媽媽待
產區,一起來好好給魚媽媽們一網打盡!
他們敢講,相信一般人都不敢聽。既然科學研究已認出了這個鯖魚產卵區,解決之道應該
是相反的,把100噸以下的船也給請出去、都不要抓魚媽媽才對。曾在海上見過100噸以上
燈火漁船作業的人,對它們的撈捕力道都感到驚駭。
現在一月來了,大船急著,越講越大聲。縱使有幾個其他漁會大力反對開放,大船們仍亟
欲政府讓步,還要包遊覽車來抗議呢!似乎忘了,海洋是公民共有的。
鯖魚越來越小,即使禁漁一個月仍然毫無起色
鯖鰺產業,是台灣沿海漁獲的中流砥柱之一,撈捕方式不斷演進。台灣燈火漁業在2005年
以後,創新的以「三腳虎」組合,以強大燈火誘集魚群來捕鯖魚,威力聞名遐邇。然而,
當大船宣稱「紅火心」是傳統漁場、該讓他們進去捕魚時,卻忘了自己早已不是使用上世
紀的「傳統漁法」一竿釣了。
如今,隨著撈捕技術越來越高超,鯖魚體長卻逐年縮水,例如白腹鯖的性成熟體型持續變
小,3年多來縮水了3公分、提早當媽了。而每公斤平均拍賣價,從2014年24.8元下跌到
2016年20.2元。2017年2月還有新聞報導鯖魚當日平均拍賣剩17元,說比一瓶礦泉水還便
宜,要政府想辦法。
就因如此,過去幾年,已經有許多媒體、電視新聞專題報導過這議題,學者們及在地NGOs
亦盡己所力的一同關心著。縱然漁業署已從2013年開始,規定在每年六月的鯖魚成長期間
,禁漁一個月,然而四年來,各界看著鯖魚在海裡的總資源量仍無明顯起色,憂心的不停
建議應在產卵期禁漁才對、要限制鯖鰺撈捕總量云云。
但顯然言者諄諄、漁者藐藐。
有條件的給予「強制休魚補貼」,讓海洋休養生息
魚賤傷漁,漁民都有感受。然而,生活是現實的。一講到要二三月禁漁,漁民就跳起來了
,嚷著要休漁補貼。過去,漁業法規考量財政負擔,只給志願休漁補貼,強制休漁的沒得
領。但站在海洋保育立場,筆者認為休漁補貼制度早已須整套修改了──「有條件」的給
予被強制休漁者補貼,海洋才能喘息、漁業才有未來。
條件例如全年被強制休漁達三個月以上,且過去有完整的卸魚申報紀錄、證明確實是漁民
者、且沒有違規;而且休漁時,要負起「海洋環境維護工作」等等,如同休耕要維護農田
、種綠肥,審核通過才能領休耕補貼一樣。享受權利,就要負擔義務,是法治重要原則。
但話說回來,若只增加二月份休漁,就嚷著領休漁補貼,實非產業永續之道。二月的近海
漁船本來就因東北季風與年節,多在港過年。即使過年期間抓鯖魚回來,也沒有加工廠能
幫忙處理。船長不想休息,但漁工跟加工廠裡的員工都要休息。而鯖魚的腐敗速度非常快
,日語甚至誇張形容「鯖の生き腐れ」,說鯖魚還活著就開始腐敗了;所以漁船與水產加
工廠,通常是緊密連動的。台灣應該要靠提升漁獲品質及建立品牌來升級產業產值,而非
靠犧牲假期來維持產業。
儘速將用油補貼轉來休魚補貼,做永續管理
筆者也要在此呼籲行政院,海洋國家要趕緊找回海裡的魚,請盡速將曾經在2002年從28%
降到14%的用油補貼,亦即每年省下約20億台幣的預算,撥回給農委會漁業署來做強制休
漁補貼及永續管理用吧!時至今日,許多漁民還不時的透過立委,表達他們對曾經這筆
28%用油補貼的朝思暮想呢!
一起照顧海洋金雞母
為了留給孩子年年有魚的未來,建議政府應明確堅守「永續漁業」的政策立場,先實施三
年為期的二三六月鯖鰺休漁,給予適當的休漁補貼。讓鯖魚媽媽好好生產,並在這段時間
進一步投入鯖鰺資源的研究,建構一個以更強大的科學數據與執行能量為基礎的「動態撈
捕管理機制」,未來再進一步規劃總撈捕量、各船配額撈捕量等等。
而鯖魚媽的產卵區,應該在每年二到五月劃為完全禁漁區,大家都不能進去抓最公平。保
育海洋資源,一定要把海洋金雞母照顧好!
點評:
鯖魚已經越來越小,還想要加碼捕撈?1~4月是鯖魚產卵季節,照規定100噸以上的大
型燈火漁船不能進到12海哩內捕鯖魚,但是卻有漁民大聲呼籲要求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