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
「寧願去擠22k服務業,也不做薪水高的製造業!」經濟學家感嘆年輕人低薪,提出這個
建議...
3.完整新聞內文:
台灣低薪問題嚴峻,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胡勝正說,很多年輕人情願擠在只能領22K低薪
的服務業,也不願投入製造業,建議政府提供職業訓練同時,也要讓年輕人有願景。
胡勝正接受中央社專訪時直言「勞工是有選擇的」,許多技術訓練太專業,受訓完成後,
原先目標投入的職位也沒了,接受的專業訓練也無助轉投其他製造業工作。
他分析,餐飲業情況不同,由於門檻低,「我可以煮德國菜、法國菜、西班牙菜,可以轉
來轉去」,所以很多年輕人情願擠在服務業,也不願投入製造業。
不過,服務業平均薪資普遍比製造業低,胡勝正表示,在台灣,製造業薪水比服務業高出
1、2萬元並不難,但為何許多年輕人情願擠在只能領到22K的服務業,「因為你現在去接
受職業訓練,可能受訓完後工作也已經沒了,被機器人取代」。
胡勝正回憶他剛出社會的年代,「當時大家去做徒弟,3年沒有薪水,只供吃住,但3年後
你就能成為享有高薪的師父」,換句話說,3年後的高薪願景,讓當時的年輕人心甘情願
熬過3年無薪可領的日子。
「現在年輕人卻看不到願景」,胡勝正感嘆,這不是只有台灣才有的問題,他有一次去南
韓遇到一名說著流利英文的計程車司機向他抱怨:「兒子只願意穿著西裝在服務業上班,
不願意去製造業。」
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不願意投入製造業,胡勝正認為,政府鼓勵年輕人接受職業訓練時,
應提供途徑,明確告訴年輕人投入這項技術,未來會有哪些職位,「這樣他們才敢做」。
至於台灣面臨的缺人才問題,胡勝正坦言,「也不能全怪企業」,他說,台灣企業規模較
小,薪資占營運成本比例較大規模企業高,「所以你無法跟人家在人才上競爭」,唯一的
解決方式就是擴大規模,也就是鼓勵併購。
若無法參與併購,胡勝正說,那就鼓勵他們做「小規模企業該做的事」,以多樣少量、客
製化的產品提高產品售價,例如許多老年人會有的長短腳問題,「只要兩邊鞋底不一樣高
,價格就增加很多,這就可以用來給員工加薪」。
責任編輯/潘渝霈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storm.mg/lifestyle/388461
5.備註:
講的好像製造業薪水多高XD
多個幾K,一樣買不起房、車
結不了婚、生不了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