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flan5420 (想飛)》之銘言:
: 有接觸經濟學的應該都曉得,經濟學是把一種虛擬、
: 抽象甚至是不存在的社會現象給量化的一種學問。
: 比如說經濟學者很愛假設市場上只有兩個廠商 (實際上不可能只有兩家)
: 又或是把消費者剩餘的價值給量化 (消費者剩餘是一種很主觀的東西,
: 基本上不太可能數據化,而且每個人心中的價值觀又不一樣,怎麼可能以此
: 來界定市場的價值?)
經濟學不是科學,
有太多變數是看不見的黑手市場自由決定,
無法完全藉由計畫管制的手段達到預期的結果。
不像寫程式,給電腦指令,電腦就會照著指令乖乖跑出一樣的結果。
把經濟當成一種觀察或欣賞社會的工具學習比較好,
因為太多東西不懂,只好用單純數學推導出模型,
知道某種社會現象大致上結果是怎樣就夠了。
不用知道胖老爹會不會變成蛋塔工場第二,
只要知道完全競爭市場下,廠商無法獲得超額利潤,
廠商退出歇業條件在哪種情況下會發生。
總體經濟,因為央行掌控金融跟壟斷印鈔的權力,
所以經濟理論可以在官方得到實踐。
但央行能掌握的畢竟也有限,需要一直update最新的經濟指標來決定貨幣政策。
經濟環境不斷變動,過去認為流動性陷阱貨幣政策完全無效,
但超級量化寬鬆在某些條件下,確實也能夠讓產出增加
用保守和謹慎的心態認識經濟學比較好,
而不是一開始就下目標,我學習經濟學能夠預測人類的所有經濟行為。
: 也很愛追求所謂市場均衡這種東西。但所謂的均衡根本不可能達成,原因很簡單
: 市場是永遠不可能只有一兩家廠商給你作分析,因此這個均衡可以說是不存在的。
: 又如福利經濟學追求的社會福利均衡,這個東西就又更廣更抽象了
: 為什麼這百年來都沒有人去質疑這些學者見解的真實性與實用性?
: 有掛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