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erfectFlash (郁芳王)》之銘言:
: 為什麼大家都知道自己幾分
: 以前國中老師沒有告訴我們欸
: 估狗的到嗎??
: 有沒有八卦??
其實理論上是不能講的,但台灣教育很畸形,
例如我國中時,國一是照入學時智力測驗的結果,
分班及排座號,所以看你哪一班、幾號,
就知道你的智力測驗大概落點。
國二會重新能力分班,座號也改用國一的成績排。
雖然形式上不能公開,但有些特殊情況老師會私下告訴家長,
所以我小一就知道自己153,是全校最高的;
可是老師更在意的是我不寫作業這件事,
想說是不是太簡單我才會不想寫,要不要跳級之類的。
不過後來因為家裡的關係,把我帶去美國2年,
回想起來智力對我的幫助是,學英文的速度算快,
所以功課很快就跟上;老師也發現我在數學方面很有天分,
一開始是拿比一般同學難的作業給我做,在我都能過關後,
安排我只要是數學課,就離開教室去和專門負責的老師做1對1教學。
回台灣上了國中後,開學時因為去參加棒球比賽,
錯過全年級統一的智力測驗,就被排在普通班30幾號,
後來才找一天去輔導室補測;然後在第一次段考時,
數學考了滿分,老師本來懷疑我作弊,
可是全班只有我一個滿分,不太可能是抄的,
就去輔導室調我的資料,發現我的智商是PR99、超過170,
私下告訴我這件事,並且換我當數學小老師。
高中又再測一次,結果和國中相當,也是輔導老師告訴我的,
並說由於我在語文、邏輯、空間等項目,
表現都差不多好,所以高二要選哪個類組都可以。
最後一次測是申請Mensa,測出來是175。
至於對所謂IQ高的感覺,
我個人是不覺得可以從IQ看出一個人的成就有多高,
或是人際關係比較差,這些某種程度都是刻板印象;
因為所謂世俗標準的成就畢竟還是跟動機與社會條件比較有關,
頂多就是唸書不太費力,升學也算順遂,
但是高學歷本身就不等於高成就,何況IQ高也不等於愛唸書,
例如覺得作業無聊,很快就會失去耐性,寧可去做更有趣的事。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很多Mensan喜歡從事能獨立作業的工作,
似乎印證了IQ高的人有不擅與人相處的人際障礙,
但我覺得這是喜歡思考的人的共同特徵,他們會需要多一點獨處時間,
來滿足自己需要智性上刺激的愛好,這並不妨礙他們有自己的交友圈。
最後,我認為IQ高也不見得能和聰明畫上等號,
因為智力測試所需的語文、邏輯、空間等能力,
多多少少是可以訓練的;在我看來所謂聰明的人,
應該是對人事物具有高度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
好奇心帶來知識,想像力帶來創造,批判性帶來改變。
如果一個人只會人云亦云,用既定的成見去判斷別人,
對社會發生的一切毫不關心,甚至對自己也沒有反思的能力,
這樣的人IQ測驗再高,也只是紙上談兵,真正的幫助極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