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語言的名稱 跟學術名稱 甚至跟哪個語言像不像
並沒有直接關係 如果語言很像就要同名
那世界上一堆語言名稱都要改了
我認真解釋一下好了
1. 廈門話 跟台灣的方言很像 一部分是個偶然
因為廈門早年有漳州人+泉州人移入
是混合的交界區域 所以腔調融合兩者
另外 廈門話後來受到台灣腔調的影響 不是不可能的
閩南區域很常看台灣的節目
電視劇 會被影響毫不意外
尤其用詞上面
要知道 台灣的閩南人 祖先不全是從廈門來的
而是從附近整個更大的區域
漳州各地+泉州各地+廈門 分別過來
但是因為有類似的漳州泉州混居環境
腔調上混起來後 就跟廈門很像
但仔細聽 那種聲調還是不太一樣的
學術上 這叫做'漳泉濫' 就是漳州+泉州混合腔調的意思
另外台灣漳州腔應該是比較強勢的(印象中)
所以去聽漳州人講話 會覺得比泉州人更好懂
所以台灣閩南人祖先來源之一 泉州晉江話 聽起來反而差很多
因為腔調已經被稀釋掉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q1jcZm30k
2. 語言學大概intro就會講到 語言名稱是種習慣叫法
不用跟語言學上的分類統一
名稱的來源 其影響因素包含政治 文化 宗教
甚至單純只是地域習慣而已
隨便舉幾個例子
ex 1 . 印度的標準印度話(Hindu)vs 巴基斯坦標準烏爾都語(Urdu) 基本上87像
只是使用不同的字母系統來記錄(印度字母vs阿拉伯文)
但兩個語言因為政治文化宗教原因 會刻意說成不同語言
ex 2 荷蘭語跟荷蘭-德國邊境的'德語'可以溝通無礙
反觀這種德語 跟南德巴伐利亞的高地德語 反而更難溝通
所以荷蘭人跟北方邊境德國人講話 可以輕鬆聽懂
但北方德國人跟南德人講話 就很辛苦
所以 荷蘭語為何不叫德語? 或邊境的德語 為何不叫荷蘭語?
因為他們爽
ex 3 印尼話跟馬來西亞的馬來話 基本上就是同種語言
但他們就是要分成兩種名稱 同樣也是政治 文化的因素
ex 5 中國境內西雙版那的傣語 跟泰國北方的方言差異很小
但是政治因素 還是叫不同名稱
ex 6 丹麥語 瑞典語 挪威語 基本上是相通語言
這三國的人 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語言跟對方聊天 直接就聽得懂
ex 7 東南亞的"福建話"
福建很大 語言差異也很大 福州話跟廈門話基本上是不能溝通的
而這只是福建眾多語言中的兩種語言而已
但是因為移民東南亞的福建人 多半是閩南人 所以"福建話"講得就是閩南語
但為何不特別正名?因為他們爽
===
總之 如果台語這名稱要改 也應該是考量台灣人自己的公平問題
例如閩南語有沒有資格獨佔台語這詞 客家人?原住民?少數講潮州話的?
而不是因為中國在那邊倚老賣老
說啥台灣人都來自中國 語言相通blah blah 逼我們就範
反例太多了
很多上來吵台語該正名的 應該想想正名的理由是什麼 而不是被中國給唬了
※ 引述《liunwaiqoo (角頭幫已逝)》之銘言:
: https://youtu.be/ZkRmdhGYht0
: 這個是廈門的節目
: 只要是台語流利的鄉民我想要能完全聽懂這個節目一點都不困難
: 這廈門閩南語和台語的相似度已經不只是87%幾乎是99%一樣了
: 台語確實有混到一點點的外來語和原住民語啦我不會說完全沒有
: 但他的主體還是徹頭徹尾的閩南語這是毫無疑問的
: 看了這廈門的節目是還想要否認什麼??
: 還想切割台語和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