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以下是看完本書的心得:
根據書中所述:
菸、酒、毒品、家庭暴力等,
會對當事人產生壓力,
產生身心的不量影響,
甚至是造成大腦的損傷。
而大腦的損傷會使人變的自私,
越是自私的人,
越容易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
無故做出重大的犯罪行為。
如果要徹底根絕犯罪,
最好的方法是:「預防所有可能產生犯罪動機的不良環境」。
否則,只要有誘因,
就有可能會再度引發新的犯罪。
今天一樣是殺人犯,挪威的殺人魔
目前還被關在五星級監獄打ps4。
鄭捷則是被判處死刑,已遭到槍斃。
他們明明犯了同樣的罪,
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下場,
這不是很奇怪嗎?
更奇怪的是台灣整天喊著降低犯罪率,
但是犯罪率始終居高不下,
每天光是酒駕就抓不完了。
而且這麼有深度的書還是老外寫的,
台灣的犯罪學專家是哪去了,
有沒有八卦?
都殺了不就沒問題了?這樣講好像是我暴力 我改一下 都槍斃了
作者:
Newtype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2018-02-02 23:00:00酒美國禁過啦 然後就是黑道變超大
最好的社會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在身心健康衣食無虞的環境中,不會有人想侵害他人
作者:
color3258 (極至透明邊緣魔法師ANN☑)
2018-02-02 23:03:00張順瑋至今逍遙法外
那為什麼會貧富不均?怪我囉?我只想問你為什麼會造成貧富懸殊因為我不夠貪心?不夠勢利?所以 是政府的責任?所以社會亂象 是因為?
我只能說 台灣這個地方 可以有話語權的通常都不是親身感受體驗的人每一個都是爽到了還想更爽的我跟你說拉 地檢說那些犯罪學在職班 條件要求根本呵呵地檢署每個都是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像犯罪的經驗 還能說自己是犯罪學專家?自我意識過剩 總以為自己想的就是別人所想叫什麼來著 自由心證87%像不過我也這樣偏激進的說法有讓你覺得想要怎麼判斷嗎登登~~本次受測結果可靠度無法達標唉唉...想要問什麼直接問就好不用這樣旁敲側擊 感覺不是很好環境壓力下的發言不一定是真實反應
作者:
DiAbLoE (?)
2018-02-02 23:25:00就文組在領22K吧
我也不知道怎麼統計 每個人所遭遇的困境在意的點都不同人又不晶片 同一組合一定會有同樣的反應 與行為不是晶片晶片不會隨著環境時間做進化人類會應該說思想的變數 還無法掌握所以說到這個 我還是要靠杯暨南大學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