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想回應你的「寫作」本身。
首先,我們不知道你面對受眾,培養讀者的其他管道。單就這個平台的話,觀諸你的文章
,先從一篇文章應有的內在要素檢視——不論文學或非文學,虛構或真實,議論或抒情,
如果不是行文有意朝某些風格化或適應於特定媒介或場合的文體發展(ex:手機文學、展
場資訊、詩)的話,那麼文章這樣的長度顯然是不太夠,以議論而言,從板眾反應可以得
知,至少還不足以讓讀者感覺達到一個包含「論證」的長度,看起來立論頗有不紮實,話
未說盡之嫌。
再說,從傳統的報刊紙本到網路,網路又從部落格的興衰到新媒體和各種平台百家爭鳴,
無論文字市場多麽不安定,無論閱聽習慣如何牽動改變,你可以看到各個時期、各種類型
上能成功的寫作者,下筆往往得依據平台管道性質、讀者組成等等考量,一再琢磨、修正
,不吝接受意見。試想為何排版差勁的文章在ptt會被噓?無關內容好壞。文章的小地方包
括分段、排版,這些基於發表平台特性、關乎整體呈現的小細節,都是一個作者的門面,
讓一個陌生讀者認識自己的方式。而從你大部分三、四句為單位、缺乏段落的文章來看,
即使不是出自沒有分段意識而是自由選擇,在一個你放置「作品」打賞視為portfolio的
重要平台,如何給讀者好的閱讀體驗以及作者態度嚴謹的第一印象?
另外,現代人面對那麼多資訊形式,尤其處理文字並沒有以往的耐心,更考驗一個寫作者
的下筆直覺——能否一語中的把文字的功能最大化,抓住讀者的第一眼?從你的文章標題
目前沒有感覺到那種不斷被退稿、被編輯修到連自己都認不出來磨練出的那種下筆紀律。
社會學家布爾迪厄論及文學和藝術領域的運作,認為生活條件吃緊、物質需求為重的平民
大眾對文藝的消費是看重功能性。粗糙地說就像今日好萊塢電影還是佔有觀影口味和市場
比例多於所謂的art house,而好萊塢、Marvel很明確地提供給觀眾娛樂功能。也許你瞧
不起的腥羶色新聞和農場文都有某些類似的功能和性質。
再來,就當我自言自語條列幾點我會怎樣做好了:
一、選材。固然,文藝復興時期蒙田的隨筆散文讓人對文體的理解別開生面——知性和
情感之間遊走互相援引、生活軼事到歷史典故、主題不受限的自由。我對很多事情有興趣
有話想說ok,但並非我想寫什麼就未經修飾地寫什麼,即使到近代那些學問廣博的公共
知識份子像桑塔格亦特別以影像、藝術評論著稱。吃東西的youtuber就專心大吃大喝,
聊電影的就專心聊電影,決定自己最擅長的,不要judge一些自己不夠暸解的現象領域。
二、深化論述。好,看起來我對一些事情現象好像有不錯的想法。也許朝非虛構寫作、
評論這邊走。進入我關心的議題生成場域,長期蹲點、田野、做功課,直到我可以相當
程度引據相關領域文本並以自己語言轉述、在此基礎上以主觀的想法潤色。另外,如果
「專家也無法驗證」,那作為一個寫作者的立場我有責任提出有效、立意新穎的敘述告訴
讀者:為什麼值得花時間聽我說?
三、不要以功利(用)為目的的寫字為恥。如上述,在這個大家都會寫、什麼都看的年代
,點閱率高的文本很多背後運作的機制並不止表面那麼簡單。
四、既然把文章放到這裡要打賞,即使得到多粗糙的回饋,面對潛在讀者們,還是謙卑
一點比較明智。
五、這個才華不保證飯碗的年代裡,如果以寫作者的自覺走在這條路,上面這些自我要求
的標準該是基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