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說一下好了
清帝國時代,台灣被視為比殖民地更不如。中國人有種奇怪的心態,對海的彼方自己控
制的地區會有莫名的不安,清國的海禁也就算了,1945年後,國民黨華國奴派人來台考察
工商基礎,結論包含這句話:(台灣基礎建設紮實)不宜讓台灣雄霸一方。
清國劉銘傳也只是運來一部小型發電機,在台北弄了一條街小範圍有電燈罷了,
維持了一個月就收攤熄燈,這就是華國奴課本的「電燈時代」。
鐵路有人說過了,很爛,速度爆炸慢,某些路段還要人下來推車,不可靠,現在的台鐵
是日本時代鋪設並沿用至今的,靠左前進與華國道路的靠右相反,卻與日本相同。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僅十九世紀大概四十次起義暴動,這根本內戰時代。哪個智障
會懷念?懷念被原住民砍頭或者吃原住民的人肉?
然後根據論文考證,清國時期台灣的道路只有足窪小徑,這些小道路都是從村落通向城鎮
,連米都要用扛的去城鎮裡面賣,沒有連接城鎮間的道路,海路坐船也是先去中國沿海再
轉回台灣北或南。下一場暴雨就能讓暴漲的溪水中斷台灣南北聯繫。走路從台灣南到北要
帶一大群人還要有武器不然會被襲擊死或病死餓死,且至少一個月↑
這就是1895年前的台灣,大概就是歐洲中古世紀的文明程度,華國奴國民黨垃圾騙子無賴
說「此時的台灣省是中國最進步省份」,他們大概是想見接說自己的祖國是多麼的落後和
爛吧。
台灣當時有產糖,但是是人力和獸力,產量和品質都很爛的糖頗(垃圾濫繁雜字體不會打
,估計整個八卦板能打出來的不到五個,複製貼上不算,這就是華國奴逼我們用的垃圾字)
,是進入日治時代才開始有現代化的糖廠並打下台灣米糖出口經濟,
日治時代的米糖出口經濟一直到「華竊時代」都還是台灣的主力出口經濟,
1950~1960佔了台灣出口額的68.9%;1960年以後,台灣的人均生產才回到日治1930年代水
準。
工業產值「日治時代」相較於「清奴時代」,進步1600倍;耕地增加30%,每塊地
單位產值提升四倍。
https://i.imgur.com/pi7NsQy.jpg
清國和日本在1895年「都」視台灣為「瘴癘之地」,熱帶疾病橫行,還有人禍,很難治理
,日本本來要把台灣賣給法國。後來日本花了很多心思訓練台灣人當醫師 ( 因為台灣
情況惡劣,日本醫師不願來,事實上台灣人醫師也一堆跑去日本執業<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7-02-09 17:45:00康熙就說彈丸之地了 當時清國覺得是大陸地時代邊緣人剛好而已 問題是後來吹上天的中華民國政府
其實對清統治時代末期台灣的狀況 可以猜參考當時來台
作者:
syldsk (Iluvia)
2018-02-09 17:48:00欸欸,你這樣子歷史考試怎麼考啦
清國是擺爛 日本建設台灣是為了支援母國 台灣人真正當家作主是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以後
作者:
odahawk (羊皮狼)
2018-02-09 17:49:00清奴時代、日據時代、華竊時代 這樣分類太棒了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02-09 17:49:00李先得 鳥居龍藏
作者: kndleo (冷冷) 2018-02-09 17:50:00
玻璃又隨滿地
作者:
odahawk (羊皮狼)
2018-02-09 17:50:00台灣人勉強當家做主是李登輝當總統後吧
作者:
Zuiho (瑞鳳)
2018-02-09 17:52:00推
清朝治理方式很有一貫大陸國家思維啊 就是這塊爛地放著擺爛 好過給別人佔去讓你威脅我沿海 從來沒有要好好治理的意思 現在中共也是同樣思維 只是把臺灣當成絆腳石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02-09 17:53:00歷史課本本來就是各國政府用來洗腦的工具 小時候灌一點
作者:
QTis (QT)
2018-02-09 17:54:00推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18-02-09 17:54:00每次點出這 又要被靠北 那是團結所有人的東西 團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