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uncanHines (DuncanHines)》之銘言:
: 袁世凱對民國建立好像比起許多人都大很多
: 就算要稱帝,他也肯在輿論下就取消了
: 就算他不取消,當時又有人能擊倒他嗎?
: 歷史課本關於他是不是寫太少?
是寫太少了沒錯
辛亥革命之後,清廷重新啟用袁世凱,袁世凱一路把革命軍打得亂七八糟
之後袁世凱就大玩兩面手法,一面跟革命軍耗著、一面利用革命軍來穩固自己朝中地位
袁世凱的後勤補給有清廷無限量供應
孫中山的後勤補給卻是大問題,孫中山以前的軍費都是跟日本借
內容大概是這樣:日本你先借我錢,等我革命成功,我把滿洲讓給你
從現在看起來似乎是很吃虧的交易
但在當時對孫中山來說卻很划算,因為:
在清以前,滿州本來就不算是中國領土,
辛亥革命是種族革命,是針對滿州人發起的革命,目標就是要把滿州人趕回滿州去
所以孫中山是慷他人之慨,把滿州人的地方送給日本,然後拿日本的錢來打革命戰爭
就好像你用隔壁鄰居的房子跟銀行貸款一樣
日本同意了
於是日本政府願意做為孫中山與日本國內企業的擔保人
讓日本國內的企業借錢給孫中山,孫中山如果沒還錢,就去找政府要
就這樣,戰事膠著了一陣子
後來日本發現不對勁
不管借了孫中山多少錢,戰事都沒有起色,於是日本就不借了,革命軍就斷炊了
有一次孫中山看到士兵的伙食眼淚就掉下來,因為士兵吃的是稀飯
連要上戰場的士兵,這一餐可能是他的最後一餐,都沒辦法吃到白米飯
孫中山也知道,沒有日本援助,面對袁世凱的北洋軍,這一場仗他不可能贏
所以孫中山就和袁世凱達成協議
只要袁世凱讓宣統(溥儀)退位,孫中山願意推薦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臨時大總統不是皇帝
孫中山終究不相信袁世凱,所以他讓宋教仁把憲法修成內閣制
內閣制權力在內閣總理,總統只是虛銜
而內閣總理由國會選舉產生,國民黨是當時國會第一大黨
自然而然權力又會落回國民黨手中
在1911 1912年,中國快速成立大量政黨
最大的是國民黨,以及袁世凱支持的進步黨,還有幾十個小黨
整個中國沉浸在一片和樂的民主氛圍當中
孫中山和袁世凱相處甚歡,有一次孫中山和袁世凱說
:「大總統,我們以十年為期,你練十萬新軍,我修建十萬公里鐵路」
於是孫中山便出任鐵路公司的總理
一任大總統是五年,連選得連任
孫中山的意思是說,袁世凱你盡管做滿你的大總統,我不跟你爭
(孫中山和國民黨理念不合,反而向袁世凱靠得近一些)[1]
孫中山那邊解決了,但國民黨那邊還沒
袁世凱知道內閣制的憲法等於架空他的權力,所以他想到的辦法就是收買宋教仁
錢、女色、權力都試過了,宋教仁不為所動
但袁世凱忘了還有美男計,終於功虧一簣沒有收買成功
不但收買不成,宋教仁還和黃興密謀要讓黎元洪取代袁世凱
袁世凱忍無可忍,終於暗殺宋教仁[2]
刺宋案是一個民國初年重大的轉捩點
從和樂融融的政治大和解,走向政治分歧,終於回到有兵權=有政權的軍閥專政
刺宋案也是袁世凱和國民黨決裂的起源
國民黨一致認為袁世凱是主謀,在黨內分成兩派
以黃興為首的法律討袁,和以孫中山為首的武力討袁
但因為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指出袁世凱是幕後黑手,所以法律討袁難以成功
之後的善後大借款以及三都督罷免案讓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
但是中國才剛結束袁世凱和革命軍的戰爭,人民早已厭惡戰爭
而且也沒有直接證據指出袁世凱就是幕後兇手
所以不管是道理上也好、民意上也好,都站在袁世凱那方
一個月內,二次革命就被撲滅,袁世凱跟國民黨正式決裂
袁世凱以國民黨倡亂為由,宣布國民黨為非法政黨,所有黨員全部取締、取消議員資格
但當時國民黨是國會第一大黨,這麼一來就開不成會,國會全部停擺
1914年,國會取消,立法權完全消滅
之後,袁世凱建立「立法會議」及「約法會議」
袁世凱可以指派一半成員,利用這個方法實質控制立法權
問題來了
論行政權,袁世凱是臨時大總統
論立法權,袁世凱掌控兩個會議
論兵權,袁世凱正是以兵權起家
單以權力而言,袁世凱掌握的權力早已遠遠超越晚清皇帝
為什麼袁世凱還要稱帝呢?
大致上可以把袁世凱稱帝背後的力量分成四股
1.國際形勢
列強根本不在意袁世凱是否稱帝,他們只在意在華利益
何況列強自己就一堆是君主立憲制,當然不會在意君主立憲還是共和體制
加上1914年歐戰爆發,歐洲自己打得天昏地暗,沒時間管中國的事
唯一的阻礙就是日本
而日本首相公開表態支持袁稱帝,所以袁世凱便認定國際上會支持
2.國內政局
袁世凱對於行政、立法、兵權都一手掌握
所以袁世凱覺得即便自己稱帝,也沒人可以反對
(不過袁世凱一稱帝,底下人就全不聽話了)
3.本身因素
袁世凱自己也是滿想當皇帝的
除了中國人對於皇帝本身的崇拜之外
還有一個說法,是說袁家族自古以來沒有人能活過60歲
而袁稱帝前是58歲,所以袁想當上皇帝,破除這個關卡,中國古代叫做沖喜
4.底下勢力
底下勢力分成兩股,一是袁的長子袁克定,二是以楊度為首的籌安會
袁克定的心思很好理解,如果袁世凱只是總統,那袁克定將來什麼都不是
但如果袁世凱是皇帝,袁克定就是太子,未來的天子
但真正起重大影響力的是籌安會
楊度寫了一篇《君憲救國論》作為袁世凱洪憲帝制的基礎
袁世凱大喜,稱楊度為「曠世逸才」
籌安會幫袁找了一個稱帝的藉口
袁世凱在眾多勢力的推波助瀾之下才終於稱帝
但洪憲帝制是君主立憲,袁實際的權力並不比當大總統時大
以袁治理民國的政績來說,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好總統
如果袁世凱不稱帝的話,中國或許早就是長治久安的政治光景
偏偏袁世凱稱帝導致底下人全部不受指揮
加上袁世凱稱帝不久就以失敗告終,既傷心又失望,就病死了,還真沒活到60歲
袁世凱一死,中國再無強人可以鎮得住各地軍閥,從此便是軍閥干政的時代
註1:
國民黨創建初期為了可以爭取到最多選票、吸納小黨,所以放棄了孫中山的兩個重要理念
「平均地權」及「女權主義」
孫中山很不高興,所以便遠離當時的國民黨
註2:
刺宋案的幕後指使人至今仍然是個謎
真兇是武士英,有被抓到但沒幾天就被毒死了
其餘的相關人士諸如洪述祖、趙秉鈞、陳其美、應桂馨等也都不久後全部死亡
所以到底是誰指使刺殺宋教仁仍然是個謎
小妹我只是這樣寫,才能連結到後面的國民黨討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