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故鄉願景》青農新思維 坪林茶續香

作者: openvpn (小賴皮之歌)   2018-02-12 17:53:37
1.媒體來源:
中時電子報
2.完整新聞標題:
新故鄉願景》青農新思維 坪林茶續香
3.完整新聞內文:
「用年輕人的語言和思維,把坪林的活力找回來!」看著老一輩茶農單打獨鬥,辛苦卻難以開拓市場,白俊育、鄭佑昇、詹承得等8位年輕人,3年多前號召年輕茶農組成「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除了交流製茶技術,也希望藉由互相扶持、合作,一同振興坪林百年茶業,延續「茶鄉」美名。
坪林區位於新北市東南端,為新北市第3大區,與雙溪、平溪、石碇、烏來及宜蘭縣相連,四周高山環繞,區內多坡地,產製和銷售文山包種茶是區內最重要經濟來源,區民80%以上為茶農,全盛時期茶園面積近千公頃,全年產值約5億元,目前僅剩487公頃、3億元產值。
組織協會打團體戰
被稱為「包種茶故鄉」的坪林區,是大台北地區重要茶產區,由於製茶技術專一、入行門檻高,製茶產業大多由上一代傳承,不同其他產業可透過基礎職業訓練上手,近年來陸續有農二代、青農陸續返鄉,其中不乏7年級生,平均年齡小於40歲,為茶鄉注入新活力。
坪林青年茶業發展協會會長白俊育說,3年多前與國中同學鄭佑昇等人齊聚閒聊,發現雖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回到坪林,但幾乎都延續上一輩「單兵作戰」模式,難以讓逐漸沒落的茶產業重現當年榮景,因此萌生籌組協會、交流種茶與製茶技術的想法,起初僅8個人,但每人各自找來熟識的年輕農友加入,短短3年多就吸引40名青農加入協會,合作打造茶鄉的新願景。
鄭佑昇表示,成立協會與Line群組後,大家常聚在一起閒聊、討論製茶技術,甚至研究聽不懂、長輩也不知該如何用白話解釋的專業名詞,經過討論交流,就能很輕鬆用年輕一代的語言,理解上一代的專業。
交流分享事半功倍
「長輩們常說『做茶苦三代』!」白俊育說,種茶、製茶非常倚賴體力與人力,父母往往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樣辛苦,盼孩子努力讀書後穿西裝、打領帶當上班族,不少同學離開坪林後就不再回鄉,不忍心年事漸高、體力大不如前的父母繼續操勞,近年來陸續有年輕人返鄉傳承家業。
鄭佑昇指出,坪林人口數已大不如前,每戶約僅剩1至3人,許多茶園面臨人力短缺休耕,協會的成立,讓青農可相互支援「調工」,先幫一戶的茶園翻土後再幫下一戶,從以往單打獨鬥改成團體戰,大幅降低時間與人力成本。
白俊育表示,老一輩總是單兵作戰,有時還得靠偷看、偷學他人技術,這一代改變作戰方針,透過聊天交流、舉辦研習活動,公開分享茶園管理、製茶技術經驗,不但事半功倍,也逐漸提升整個坪林茶業水平,彼此成為「麻吉」與最棒的事業夥伴。
年紀輕輕臥虎藏龍
坪林區農會理事長王成意表示,農2代具有創意與行動力,農會站在輔導立場鼓勵青年返鄉接棒,透過新思維幫助產業升級注入活力。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坪林青農年紀輕輕卻臥虎藏龍,近半數協會會員已考取製茶技術、茶葉感官品評等相關證照,也有多人在新北好茶評鑑比賽中入等獲獎,會員吳權芳還曾奪下2013年全國製茶競賽冠軍,青農與台大城鄉所研究生合作創立的「山不枯」品牌,更獲選為第53屆金馬獎指定貴賓禮品,在在見證青農的實力。
新北市農業局強調,新北市因鄰近消費地,特色農產具備高度發展力,茶屬於經濟價值較高的農產品,透過青農交流與合作、共同行銷,對產業絕對有加分的功效,希望民眾一同支持這群熱血青年,選購坪林青農產製的優質茶,讓坪林茶鄉產業得以永續發展。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212000468-260114
5.備註:
坪林好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